即时新闻:

台湾“健保改革”观察:工资高,看病比大陆便宜(1)

订阅
2009-11-25
翁仕友

记者 翁仕友 在台湾有这么一种现象,如果一条路修好,马路旁边盖满了房子,开最多的肯定是两种店:小吃店和诊所。

1995年,台湾实行全民健保(即“全民医保”)改革后,小医院业务量急速下滑,一大批小医院纷纷关门歇业。有意思的是,医疗体系最底端的诊所,却在这次改革后遍地开花,异常红火。

据介绍,台湾医学系每年1300名学生,在毕业后多数会接受3—7年的专科医生训练。如果未获医院的聘任,他们中很多人就会像摆地摊卖菜一样,在马路边选择一个地方开诊所。

对于以在公立医院工作为荣的大陆医学院学生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能接受的。不过在当地,这些看似“无奈”的选择,却还是条不错的生计。

台湾医疗产业管理学会理事长钱庆文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说,台湾30%的病床是属于公立,剩下70%的则掌握在私立医院。“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因为全世界有全面健保的国家基本上以公立为主,台湾却是以私立为主。”

显然,这完全迥异于大陆80%的医院是政府举办的现状,但始于1995年的全民医保改革,与今天正在推行的新医改在很多地方,如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方面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前者的困惑与经验值得探究。

改革前后

2009年4月,争论了数年的新医改正式实施。这距离台湾全民健保改革已有14个年头。据悉,全民健保改革前台湾地区的医疗状况,和大陆十分相似,存在老百姓医疗费用负担重,公立医院效率低下等问题。

钱庆文曾做过医院院长,11月6日他介绍说,旧医保体系一个缺点是参保人缺乏成本意识,同时还容易导致医生与患者勾结舞弊。曾经有一个人同一个部位的牙齿被拔掉32次。这是台湾实施全面健保后,政府要求把过去医保记录全部输入电脑时,才发现这一“骗保”行为的。

给付范围很广,这是台湾医保的一个特点。据介绍,从看小感冒,到心脏、肾脏移植,甚至肝、肾、心全部移植都可以报销。“基本上什么都付,唯一不付的大概两项,第一项跟美容有关的,第二个项是上疗效不够确定的。”

和大陆省份不同的是,台湾只有一个机构——“中央健康保险局”负责运作健保体系。大陆的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不同人群的不同险种,也分属社保、卫生不同部门。

和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台湾实行强制参保,即每个人都得参加医疗保险。医保的保费由个人、雇主(企业)、政府承担。2008年,政府、个人、雇主三方在保费上的负担比重分别是38%、28%和27%。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1995年全民健保改革后,医院的数量一直在下滑,诊所的数量在上升。一些小医院在业务量下滑后,开始萎缩,很多转化为诊所。和大陆一级、二级、三级医院不同,医疗体系最底端的诊所提供着最基层的医疗服务。

据悉,之所以出现这种“怪现象”,是因为在患者可以自由就医,而且同样的病在不同的医院看,费用也不相同。这就致使很多患者向大医院聚集。据介绍,由于台湾地区交通方便,患者一天之内可以去很多地方看病,就医的选择空间大。

这直接导致了医院间竞争十分激烈。小医院一旦没有经营特色,很快被市场抛弃,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小医院就此消失了。大医院和诊所的“生意”却红火起来,原本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因此失衡。

台湾地区医疗服务体系由地区医院、区域医院和医学中心构成。所谓“医学中心”,即大陆的三甲医院。到目前为止,共有18个医学中心。按照规划,覆盖人群达到100—150万人才可建立“医学中心”,20—80万人的地区建立“区域医院”(相当于大陆二级医院)。

对于台湾每年1300多名医学系毕业生来说,一部分将会进入这些公立或私立大医院工作,一部分会从事别的工作,更多的人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开个诊所。在一些当地人看来,这和个体户摆地摊是没有两样的。

“台湾公立医院的问题是医生的待遇比外面差很多,其他人员的待遇都比外面好,所以留不住医生,台湾很多医生宁愿开诊所。”台湾桃源荣民医院前院长李安仁教授说诊所盛行的另一层原因。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