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异见者” 教改或“动真格”
田鹏
2010-12-07 08:21
订阅

记者 田鹏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在随后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态中,刚刚成立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被赋予了检查指导的权力。

“为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已于11月中旬成立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及时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提出报告。各地各校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都要经咨询委员会评审、完成备案程序后,才能启动实施。”该负责人说。

11月18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在京西宾馆成立。这一机构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47条的要求成立,由国务委员刘延东任组长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管理。

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10大试点项目,咨询委员会分为10个工作小组,即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办学体制改革,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省级统筹综合改革。这与《通知》中的改革试点的十大任务相对应。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立后,分组审议了各地申报的共426项改革试点项目。

引人注意的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中出现的多位对中国教育和科研制度“不同意见者”。例如,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著名的教育改革派、21世纪教育发展院长杨东平,中国科技大学前任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筹)校长朱清时等人。

6日,杨东平对媒体表示,“相关的体制羁绊不同步破解,改革说不定只是昙花一现,倒退回去。”他支持“以开放倒逼改革”的发展思路。

而最为著名的“开放促改革”的高等教育样本就是南方科技大学(筹),按照计划其师资一半将来自海外,被视为高等教育“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样本。但南方科技大学仅从奠基到获准筹建就耗时3年又7个月,至今仍未开始招生。由此可见教育改革的困难程度。

该校校长朱清时在6日晚CCTV的节目中指出,现在的中国大学存在行政人员数量过多,权力过大,官僚机构层层叠叠,人浮于事等问题。

而“海归” 施一公则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在今年9月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自上而下的方式不仅压抑了创新,也让每个人都很清楚:与个别官员和少数强势科学家搞好关系才最重要,因为他们主宰了经费申请指南制定的全过程。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然而,全面改变这一体制并非易事。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拒绝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部分反对不健康文化的人,因为害怕失去未来获得基金的机会,选择了沉默;其他希望有所改变的人们则持"等待和观望"的态度,而不愿承担改革可能失败的风险。”

这些“异见者”进入对教改试点项目拥有评审大权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似乎显示此次教改是“动真格的”了。

附: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名单

(共计64人,以姓氏笔画为序)

韦  钰  王文京  王本中  王佐书  王金祥  王彦吉  王通讯  王善迈  王  湛

王渝生  王  蓉  左铁镛  白克明  白和金  朱高峰  朱清时  朱新均  任玉岭

刘尚希  刘海峰  刘彭芝  齐续春  许智宏  严以新  李  未  杨东平  杨  乐

李延保  杨福家  吴启迪  吴国桢  吴建民  何  维  宋晓梧  张  力  张天保 
张民生  张秋俭  陈  宇  陈进玉  陈国良  邵  鸿  周远清  周稽裘  郝克明

胡瑞文  施一公  袁行霈  袁振国  顾明远  徐冠华  徐  辉  高世琦  郭传杰

谈松华  陶西平  黄  尧  葛延风  董  奇  辜胜阻  程津培  路  明  詹福瑞 戴家干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