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增功能定位:国家创新示范区
谢良兵
2010-10-22 07:48
订阅

 记者 谢良兵 作为首都,北京的功能定位60年来经历了诸多变化。自年初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之后,近日,在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国家创新示范区”首次作为“首都地区功能定位”出现。 

据《新京报》报道,这一定位出现在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的讲话中。他称,要切实抓好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从首都地区的功能定位,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家创新示范区的定位出发,提高更好地履行“四个服务”职责的能力。 

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同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相比,一定要走自主创新之路。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张智新就此表示,国家创新示范区的新定位,是北京为后奥运时代寻求一个新的发展支点,迎合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趋势。 

张智新称,这一定位还将对北京“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起到一个指向性的作用。此次的新定位实际上是通过另一种方式达到“宜居”目标,如提高国际化程度,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低端产业的转移,从而释放人口压力等等。 

1983年出台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而是将北京的城市性质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1993年第二版北京城市规划--《北京1991年至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再次明确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2005年制定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明确北京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不再提“经济中心”。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