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就在几天前,只有两个工人的阿胜沙发厂,收到了温州瓯海区“有序用电通知”,要求企业必须参加“停10开5”的限电措施。不仅仅是阿胜沙发厂,周边几乎的所有企业都收到了这份通知。
半个月前,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温州,这个“制造业之都”已全面启动有序用电,涉及数以十万计以上的中小企业。在生存压力下,甚至有上百家企业的企业主到区、市政府“讨说法”。
20日,温州再次召开“节能降耗”工作大会,这距离上次全市节能减排会议仅过了1个多月时间。一位参会知情官员透露,这次参会人员为各区分管领导、经贸委、电力局有关负责人,会议旨在学习交流“先进县”的有序用电经验,更好地推进企业节能降耗。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温州单位GDP能耗下降1%左右,远落后于全年4.8%的目标任务。这意味着,温州在接下来的100天时间,要完成全年80%的节能降耗任务。
这次涉及全国的节能降耗任务,对处在“农业向商贸”转型期的温州潘桥镇,以及该镇2000余家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最为艰难的考验。
“停10开5”有序用电
瓯海区“有序用电通知”说,自9月16日起,该区年产值500万元以下的,生产在本地、关系不在瓯海的,在无合法产权厂房(工棚)生产的无证无照的3类工矿企业,均必须参加 “停10开5”有序用电。该通知还注明,后两类从10月16日起全部停止供电。同时,在限电期间禁止企业自备发电。
上述限电措施,在阿胜沙发厂所在的潘桥镇炸开了锅,因为该措施一旦实施,大量企业将面临关闭。
潘桥镇位于温州西南部,距离市区中心13公里,拥有耕地2.4万亩,是一个正处在农业向商贸转型的温州后起小镇。潘桥镇镇长金剑欣说,该镇共有中小企业2000多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只有几十家。而据当地企业的统计数据,潘桥镇的规模企业只有十几家。
阿胜的沙发厂非常小。两间400余平方米厂房,是当地农民违章搭建的,年租金3.5万元。机器只有两台缝纫机和一台充气泵。工人只有贵州阿勇夫妻两人。每天生产两三件沙发,通过周边商店卖给中低端客户。十几年来,阿胜沙发厂一直就维持这样的规模,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年用电量两三千度。
厂主阿胜说,像他这样没有厂名的小企业,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在潘桥各村落极为普遍。
在阿胜沙发厂周边的工棚和民房,本报记者随处可见没有厂名的橱柜、皮鞋、衣服等加工厂。其中一家生产橱柜的工棚里,七八位工人在忙碌生产,空中漂浮着摩刷后的人造板粉末,只有两人戴着口罩。在周边的小道、空地上,到处可见工厂废弃的材料和混浊的废水。
在一年中最忙碌的四季度限电,这无疑卡住了众多受困于转型升级的温州中小企业的生存命脉。
阿胜说,温州作为中国家具生产基地之一,其沙发企业常年工人超过10个的不多。在激烈竞争下,如今温州市场80%左右的沙发来自广东等地,这些广东制造的产品具有土地价格低、税收优惠大等成本优势,温州沙发已经难于与之抗衡。“温州沙发的这种生存窘境,也同样反映在温州灯具、打火机、眼镜等行业。”
一位不愿具名的温州乡镇干部说,有序用电是一项全国性工作,“在地方领导看来,节能降耗已成为一项政治任务,比GDP增长等政绩要重要很多。”
中国之前承诺,“十一五”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0%。今年是我国执行“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但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反而上升了0.09个百分点。因此,国务院要求各地迅速行动起来,遏制全社会用电量需求过快增长势头,确保“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完成。
瓯海区经贸局局长、节能办主任王加瑞说,有序用电作为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国上下都在抓;省市还下达用电控制限额指标给我区,要求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控制在30.0781亿度以内,1-8月瓯海区已用20.5548亿度,余下的4个月平均每月只能用2.3亿度。
“百日攻坚”节能降耗
据介绍,温州各县市有序用电措施各有不同,其中瓯海区发布“停10开5”限电措施后,企业反映最为强烈。
随后,一些瓯海企业主集中到区政府大楼前,诉说“一刀切的限电措施将让企业无法生存”,据目击者说当时现场有几百人。在市政府大楼前,也集中了大量企业主,据一位温州市政府官员说,当时有100多人。
20日,温州紧急召开“节能降耗”工作会议,各区领导、经贸局、电力部门负责人纷纷到会。一位参会瓯海区官员说,会上一些做法比较好的县领导做了发言,“我们还做得不好,限电方案还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据官方披露数据,今年上半年,瓯海区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17.7%,高出全区GDP增速2.1个百分点,单位GDP电耗同比增长1.9%,十一五期间第一次出现增长。而温州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左右,远远低于全年4.8%的目标任务,且二氧化硫和COD两项主要污染物的削减率均未能达到3%的要求。
同样在浙江,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长20.6%,导致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8%,省辖11市单位GDP电耗全部上升。一位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的官员说,上半年全省GDP能耗同比仅下降1%左右,在未来100天还要完成约2.2%的目标,节能降耗任务严峻。
在“百日攻坚”节能降耗下,众多企业则面临生死选择。
上述潘桥镇一家沙发厂老板阿胜说,节能降耗是大势所趋,政府应该常年紧抓不懈,如今突然发现GDP能耗上升,就立马采取“停10开5”的措施,让众多企业难以接受。一旦限电措施严格实行,必将加剧工人离职、中小企业倒闭,大批量工人失业在所难免。同时,生产企业必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造成一些商品价格上涨。
下转12版
上接09版
“用电缺口非常大,”温州华润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镇亮说,该公司是省级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在发展中电耗也在合理增加,前8个月公司每度电平均产值59.27元/度,上缴税金7.95元/度,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1.5和10.4个百分点。按照有序用电下达的指标计算,该公司第四季度可用电量7万度,而要完成第四季度9010万元产值,至少需要150万度。
21日,徐镇亮拿着“关于要求增加生产用电量的请示”到温州市经贸委,他说,之前公司已把报告递交给相关部门。“之前有序用电存在一刀切,现在好些了。”徐镇亮说,为节能降耗,目前公司关停了办公、宿舍等非直接生产用房空调,限时使用宿舍热水器,关停部分高耗能生产设备,把急需高耗能生产设备安排在晚间开机等措施,把有序用电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潘桥镇镇长金剑欣说,该镇单位能耗呈上升态势,节能降耗也并非一时冲动,今年初该镇就在相关会议上提出,可是并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先给企业一点时间,希望他们很快规范起来,接着要加大检查力度,无证无照企业必须取缔。”
地方财政增收困局
阿胜说,地方借节能降耗旗帜,对企业有序用电的背后,是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在潘桥,一些企业存在虚报产值的问题。潘桥镇镇长金剑欣说,通过用电量、行业每度电产值推算,该镇一家企业年产值已高达上亿元,然而企业只上报了100万元。同时,一些有了规模的企业,低报产值享受包税政策,存在明显的漏税行为。而一些无证无照企业,或者家庭作坊企业,对当地税收则是“零贡献”,还增加了社会治安成本。
一位不愿具名的温州地方干部透露,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温州一些乡镇的财政压力在明显增大。“前几年积攒的钱,在2009年几乎花光了,2010年支出又在增加,但钱还不知道从哪里来。于是市、区两级政府,紧盯那几个还没有出让的地块。”去年,温州某区的企业税收,倚重于两家大型企业,其余中小企业税收不增反减。
在财政收入困局下,一些地方高举“节能降耗”旗帜,意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可谓一箭双雕。
上述这位温州地方干部说,最近该镇上报规模以上、上牌上照的企业在增多,他们希望以此避开“停10开5”限制。
“企业偷税漏税在温州比较普遍,一旦如实上缴税金,很多中小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阿胜说,如他的沙发厂有证有照,如实上报产值,那他就要缴纳产值17%左右的税金,这远高于他目前10%的利润。这样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遣散工人、关闭企业;二是提高产品价格,把税金转嫁给消费者。在这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
“我当然不希望政府限电,”阿胜沙发厂的贵州工人阿勇说,他从事沙发生产已有七八年,先后在广东、温州大小企业工作过,“大企业规矩多,不自由,收入还不如小企业。”一旦有序用电严格执行,他将面临失业或减收的危险,“大企业机械化程度高,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阿勇说,目前他的十几个老乡中,有80%左右在中小企业工作。
阿胜说,平时阿勇夫妻月工资在6000元左右,如满负荷生产他俩能拿到1万多。但阿勇更多的感受是,钱不值钱了,他们过着一个物价上涨大大高于收入增长的艰难日子。
“社会治安是我们最大的压力,”潘桥镇镇长金剑欣一再强调,有序用电旨在降低节能降耗,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而并非出自地方税金利益。今年至今,潘桥发生的200余起企业拖欠工人工资中,大多数来自无证照中小企业。“这些无证照企业,对地方是零贡献,它们关停不影响地方工业。”
在本报记者采访中,一些地方官员对有序用电有可能造成的大量外来工人失业,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 温州:100日节能降耗全年80% 2010-09-22
- 地方政府找钱难 安置房谋公开融资 2010-09-15
- 山西煤改出现“改良版”:温州煤老板入股国有煤企 2010-09-13
- 温州预警:产业空心化 2010-09-11
- 地方政府对工业用电总量管制是自欺欺人 201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