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副中心”待批 通州想做第二浦东(1)
张向东 李文博
2010-09-04 08:01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向东 李文博 出北京天安门,沿长安街,一路向东20公里,一股前所未有的建设激情正在通州古运河沿岸蔓延开来。

站在通州运河东关大桥上放眼望去:西岸,沿新华东街北侧直到银地大厦两公里多的范围内,除两家医院两家商场外,均已拆迁完毕,机器轰鸣,尘烟四起;东岸,高架吊车随处可见,高层建筑一字排开——一座新城初见端倪。

这是北京市通州区9月一天的场景之一,几年之后,以通州运河沿岸为核心,一座崭新的城市即将崛起。两个月前,前来通州考察的国务院相关工作组,将通州的未来发展定位为北京的副中心。通州区政府的官员对本报说:“这意味着,今后凡是北京市中心城区能做的,通州都能做。”

通州崛起的雄心不止于此,通州还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国家层面更大的扶持力度,成为像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那样的国家级综合实验区。

8月19日,通州区政府召集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召开通州发展的研讨会。新上任不久的区长岳鹏在会上直白地表示,召开专家论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如果能像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包括重庆两江新区那样,上升到国家战略概念,会建设得更快、更好,得到的支持和优惠会更多一些。”

通州能否成为下一个国家级的新区尚不明确。但是,新通州的建设已经开始。据透露,北京市政府将于近期,正式批复酝酿了数年之久的通州新城规划方案。

9月2日,通州区新闻科科长何志达告诉本报:“通州新城核心区11块土地已经进入招拍挂程序,目前还在等待市政府对通州新城规划的批示。”

通州,这个距离北京市核心区最近的卫星城,在面临北京市CBD东扩、金融街西延等一系列变迁的形势下,开始了前途未卜的国际化新城建设之路。

破土

通州新城将随着今年10月第一批建设项目的破土动工正式启程。

运河东岸不远有一座城市规划展示厅,它有一个大气的名字:“北京新城规划展示厅”,一个个沙盘一幅幅蓝图陈列其中。中央商务区、运河时代广场、国际居住区、滨河国际文娱走廊、SOHO创意城——每一处规划都踌躇满志,夺人眼球,展厅的保安告诉记者,每周来这里参观的中外大型企业络绎不绝。

通胡大路旁一个面积约三个足球场大的工地正在紧张施工,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该住宅工地半年前动土,预计两年后完工。更远处已有多座高层拔地而起,高架吊车穿梭其中。规划的通州新城中将会有两条地铁M6和S6线交叉穿城而过。记者在朝阳北路看到M6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动工。

通州区区委书记王云峰说,新城将主要围绕通州区内运河核心区开始建设。前期11个地块已经基本准备好,等新城规划获批后即将开始全面招标建设。今年5月份已经基本完成了1万余户村民居民的搬迁,7月份土地已经入市,10月份现代化国际新城第一批建设项目就要破土动工,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上半年共实现融资95亿元,为新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涉及拆迁的住户均要自行解决过渡时期的安置问题,通州区政府补贴额度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分别有每月1500元、1800元以及2000元的房租补贴,越早搬迁的住户虽补贴越低,但却可以越早挑选新房。

通州居民赵淑琴原住通州三中附近,今年4月配合政府拆迁工作搬至赵登禹大街附近,家中四口人每月房租2300元,政府补贴1500元,远不够支出,她告诉记者,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两年后能拿到1:1.6置换面积的回迁房。

伴随新城施工的是房价的一路飙升。记者在通胡大路上的几家房产中介看到,附近几个小区的房价每平米均在1.5万左右,中介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年初,通州一些地方的房价一度直逼每平米2万元,在一年时间内涨了三次。

 1  |  2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