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金松 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最终以流血收场。目前已确认的遇难香港同胞为8人,另有2人重伤,5人轻伤。面对最终的营救失败,菲警方亦承认营救存在失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张平在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这次营救代价太大!在他看来,这次劫持人质事件,最终造成了如此大的伤亡,菲律宾警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你如何看这次最终的营救结果?
张平:目前也是根据媒体的报道来判断这个事情,还不了解菲律宾警方在现场整个过程中的详细情况。从处理事件的首要目标来看,我觉得首先应该保证人质,在这一点,造成这么大的伤亡,可以说是失败的;其次,从处理的过程来看,这个门多萨本身也是警察,因为其认为自身在工作过程中遭遇了不公正情况,采取了这么一个极端措施。从他的要求来看,恢复职务,补发工资。他要求的条件并不高,他并没有像索马里海盗一样漫天要价,也没有其他过分的要求。在保证人质安全的前提下,这样的要求应该是可以满足的。
:在你看来,营救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张平:谈判中是否牵涉其他因素,目前还不清楚。就我个人看来,谈判专家对这个事情还是太着急了,其实应该先满足他的要求,保证人质的安全。谈判期间,也有官员与门多萨通了电话,承诺重新考虑他的案子。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拒绝了他的要求,随即导致他在车内鸣枪表示不满。
随后菲律宾警方就采取了强攻措施,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这个决定显得准备不足、过于冒失,甚至在强攻的情况下,造成了多名人质的死亡,当然有劫匪枪杀,但也不排除有菲律宾警方误伤。牺牲这么多人,菲律宾警方还是有失误。
:8人遇难,2人重伤,这个营救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张平:代价太大了,如果你采取强攻,不能说做到万无一失,但要保证代价最小。其实劫匪的要求并不高,采取强攻的方式并不妥当。这种强攻本身就是一种失误。目前,外交部也要求菲律宾方面给出解释。
:强攻的时间持续一个多小时,你对此怎么看?
张平:素质太低了,既然是强攻,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不要忘了对方可是有枪,随便一扣动扳机,说不定一个生命就没有了。拿铁锤砸玻璃,试图进入车内时,连最基本的简易梯子都没有,强攻采取什么方式,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从当时的情形来看,菲律宾警方明显准备不足。
:在此类劫持人质事件中,何时击毙劫匪有没有一个通常的判断标准或者法律上的规定?
张平:这个东西都是随机的,没有法律规定什么情况下可以击毙,这些都是要根据实战的要求。如果说前期能够很快的和平解决,那就没必要采取击毙的措施。但持续这么长时间,而且对方又持有抢,在有武器的状态下,肯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求合适的机会击毙他。这样才能保证人质的安全。
:网上也有一种质疑,说从现场的转播图像可以看到,门多萨有一次走到车门口的时候,身前并没有任何遮挡,有网友认为,狙击手错失了机会。如果不经过谈判环节,是否可以选择击毙?
张平:其实谈判也是幌子,如果劫匪能很老实地走出来,那么谈判是有效的;如果是无效的,那就只是一个幌子,谈判不是一个前置条件,首要目标是先保住人。
- 菲律宾少年给全世界的致歉信 2010-08-25
- 中方工作组抵菲处理善后事宜 菲副总统将赴北京通报调查结果 2010-08-25
- 菲警方将起诉枪手弟弟 称其叫抢手继续抗争 2010-08-24
- 菲律宾血案遇难名单公布 赔偿额增至100万 2010-08-24
- 菲律宾血案:应该悼念的与应该反对的 201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