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勇 从接到通知到到达现场,我花了1天1夜。一路山路崎岖陡峭,再加上是夜路,司机和我的精神都高度紧张,生怕拐错弯。一路上,迎面而来的都是从舟曲返回拉运救援物资的车辆。
等到达两河口和舟曲交界地时,天已微亮。路口的交警把我们拦了下来,告知说车子不能通行,要想进去只能步行17公里。没有办法,把包车的钱付了,让司机离去,自己站在路口等待,希望能搭个顺风车。通州饭店门口也有免费送灾民进城的面的,但都不能直接到达县城。当地警方在沿路设置了三道卡,只要是记者、灾民或无关车辆,都只能徒步行进。
焦虑中,接到同行一个哥们的电话,说他们的车马上到交界处,可以捎上我。挂完电话,大喜。不久,车辆抵达,但车上的人却个个身穿消防迷彩服。见我不理解,哥们解释说,只有这身装备才能畅通无阻。果然,之后几天我们一路畅行。直到消防部队撤离了,装备才失灵,我们只好去军需用品店买了警训服,化妆成成都特警驱车进入。为了装得更像点,他们让理平头的我坐在前面的位置上,不说话装深沉,所有对答都由司机来应付。
此外,由于舟曲缺水和食物,我包里除了电脑、相机外,就是泡面、和矿泉水,每天背着几十斤重的包来回奔波。在采访政府时,能蹭吃就吃,不让吃就饿着,等回到了舟曲县政府9楼的新闻中心后再泡面。除了吃,住也是大问题。没有住的,大家只能躺在新闻中心的桌子上、椅子上、地上以及阳台,条件好的自带帐篷,但也是男女“同睡”,把资源最大化利用。也有个别记者和老乡达成协议,采访几天,在其家里租住几日,完了给点感谢费。新闻中心里的椅子和桌子是必争物,得眼明手快,不然连睡的地方都没有。一到晚上,几百个记者各式各样姿势的躺着,阵容十分壮观。
在舟曲的五日里,感受最深除了悲哀就是尸臭。满山的灾民和救援部队,哀痛的老人和昏厥的妇女,还有天真的孩子形成一幅强烈鲜明的图画。灾难刚发生时,这里没有水和食物,灾民们只能靠政府发放的一包泡面、两个馍馍和一瓶矿泉水糊口。每个救灾帐篷里都住着几户人家,横七竖八的躺成一排。
顺着泥石流下来的方向走了5个小时,三眼峪的路十分难走,不小心一脚下去就被陷了,所以每走一步都是左看右顾的。在经过一个岔口后,再往里大概3-4公里才到达第一道拦阻坝,一路进去共有10余道。从现场遗留的一截坝体来看,这些拦阻坝均用大理石水泥砌成,里面填充着石头杂草,并没有使用钢筋混凝土。
对此,村民们异议声很大。
曾任过三眼村村干部的周华(化名)说,每年开会县人代表和村里都有人专门反映这个问题,可最后就是没有得到重视。
周华说,每年的钱,政府大部分都拿来修景区了。周华家里这次失去了了9个亲人,存折和钱都没拿出来。我问他以后有啥想法,他擦了下眼角说,能怎么样,平头百姓一个,怎么活,等政府安排。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自然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东涛说,整个工程规划总投资为929.59万元,实际最终的投资却只有400万元。
马东涛坦言,由于后续资金的不足,造成后续的防御工程的缺失。在1999年一期完工时,除了10道拦阻坝,排导工程却未能实施。
在两河口通往舟曲县城的17公里路上,沿路多个地方设有警示标志,表明舟曲为泥石流重灾害区。然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在舟曲成立的20个多个监测点,均因经费不足而被撤销。
舟曲县水土保持局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诉苦说,不是他们不想,只是钱不够,人手也不够。
在舟曲数日,站在月圆村遗址举目望去,三眼峪所在的峪门山,群峰尽秃,几乎看不到绿,只有走近了才能看到丁点绿色。罗家峪和三眼峪沟口处,两边的陡坡上连野草都甚少看见,偶尔能见到人工种植的树木。而此前的舟曲,却是古松参天,绿意可人。
舟曲县县长迭目江腾说,舟曲几十年来为国家贡献了上百亿立方米的木材,为经济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
当地县志显示,在1949年前,舟曲有着“藏区江南,泉城舟曲”的美名。1958年“大跃进”时期,舟曲的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掠夺性破坏。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而修路开挖山体等导致岩体松动,引发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此外,作为泥石流危害区,沟口应被定为不宜居住的地方,而舟曲县却又在此设立居住区,受灾的两个乡城关和江盘都是人口密集区。
家住白龙江对岸,目睹了整个泥石流事故的一位地方官员告诉我说,植被破坏,预警措施,水土流失,以及河床河道乱占,才造成了今天的悲剧。
国土部某官员和我私下说,就这个地方还是全国首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十有县”,被国家通报表扬过的。
就是这样一个被表扬的县城,此次发生的泥石流灾害死亡人数是十年来全国的总和。
我不禁设想:如果防御工程能投资到位,监测点经费充足,植被不会破坏等等,今天也许会是另外一番情景。
- 舟曲11000名学生将不能按时开学 2010-08-19
- 舟曲:3000余学生将在兰州定西借读 2010-08-19
- 悲恸舟曲 2010-08-18
- 舟曲将再迎强降雨 甘肃省发布4级地质灾害预警 2010-08-17
- 【记者手记】舟曲,以及无数同样受难的土地 201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