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7月28日下午,离伊河汤营大桥垮塌已经过去了4天,张国升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然充满了惊恐。汤营大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因靠近汤营村而得名。
张国升是此次大桥垮塌事故中,为数不多的逃生者之一。根据官方通报的数据,截至28日下午5点,伊河汤营大桥垮塌,已造成41人死亡,25人失踪。
百年不遇的大雨被当地政府称为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在此次暴雨中,栾川县境内损毁的桥涵超过了100座,仅伊河上的大桥就垮塌5座,伊河汤营大桥是伤亡最重的一座。它缘何造成了如此重大的伤亡?这场被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斥为完全可以避免的灾难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夺命十秒钟
7月24日吃过午饭,张国升同村的伙伴在电话里告诉他,“来桥上(汤营桥)吧,都在这儿看大水,房子都冲倒了。”
从村北边逶迤而过的伊河,发源于栾川,流经同属于洛阳的嵩县、伊川,最终与洛河相汇注入黄河。伊河是当地的一个漂流胜地,平时水面只有十几米宽,一米多深。
7月23日开始的暴雨,让这条曾经温柔的河流变得凶悍起来,张国升回忆说,“河面最宽的时候有将近200米,奔腾而下的河水能将岸边的大树连根拔起。”每一次壮观的景象都能引来大家的一阵欢呼,在桥上看大水的人,最多的时候,有将近80人。
包括张国升在内,站在桥上观看“大水”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这个已经使用了20多年的大桥应该是坚固的。
汤营桥始建于1986年冬天,到1987年底竣工,总投资79万元,由河南省交通厅出资,潭头镇政府组织施工,周围村民负责出力建设。
这座被设计为空腹式石拱桥,全长233.7米,桥面净宽7.0米,共有五个拱,中间一大拱,两边各两个小拱。建成后成为4公里之内,两岸居民来往的唯一通道。
当地村民透露,该桥曾在2009年进行过维修,在坑洼的路面上重新铺上了柏油路面,将原来的水泥栏杆换成了汉白玉,并没有对桥基等关键部位进行加固。
改建刚刚一年多的大桥,最终却并没有为人们带来安全。
“刚抬起腿准备跑,桥就塌了。”张国升说看到有人往外跑,就意识到有问题,还没迈出第一步,人就随着桥掉到水里。在大桥垮塌的一瞬间,他正站在桥中间靠南的位置。
一棵顺流而下的树干最终救了他的命,和他一起在看大水的两个同伴最终也逃了出来,一个腿被压断,一个头部被刮伤,张国升的伤势最轻,只是后背上受了一些皮外伤。
张国升回忆说,能直接从桥上跑下去的人并不多,时间太短,不到十秒钟。桥从南边开始断裂,然后往中间陷,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就从两边齐刷刷地掉下去了,“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
对于桥坍塌的原因,当地政府官员认为,突然而降的暴雨导致水流迅速增大。
不过,村民们却有不同的看法。在残留的桥基旁,一村民指着下游1公里处的一个采砂点说,“一直采了两年多了,也没人管。”据该村民介绍,河的上游不到2公里处,还建有一拦河坝,上游的沙石都被拦了下来,随着下游的采挖,河床也就不断下降,对拱桥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石家庄路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程师分析认为,“采砂会造成大桥的基础承载力下降,稳定性和沉降不能满足”。
对于网上热议的未见钢筋之说,桥梁设计和改建单位的负责人、栾川县交通局崔局长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整桥面不存在加钢筋,加钢筋更增加桥的重量,只是铺了五公分沥青混凝土”。
上述工程师分析认为,如果是混凝土结构的,肯定得加钢筋。
被放松的警惕
和张国升相比,29岁的张红娟的遭遇显然就没这么幸运。在这次塌桥事故中,她失去了3名亲人:父亲、丈夫和4岁的儿子。
24日下午,张红娟的丈夫宋红涛开车带着自己的老岳父和儿子,到潭头镇上买东西,但在通过镇上一座桥时,由于洪水凶猛,已经实施禁行,张洪涛只好原路返回。
回村经过伊河汤营大桥时,宋红涛和老岳父、4岁的小儿子被热闹的人群所吸引,也加入了看大水的行列,“不到20分钟,桥就塌了,三个人一个也没跑出来。”
张红娟异常气愤,“为什么镇上都禁行了,不让通过大桥,这里却没人管?村民们没安全意识,干部们也没有吗?”
她一直希望,要是他们爷三个当天能在镇上多停留一会儿多好,只需要20分钟,一家3口人的生命就可以得到挽救;当然,如果村里的大桥也和镇上一样,实行了禁行,全村50个人的生命都可以得到挽救,“等人都掉进去了,才拉起警戒线,那还有啥用?”
和张红娟一样,在得到别的地方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在洪峰期间通过大桥的消息后,劫后余生的汤营村村民们十分愤怒,“根本没有人管我们!”
这一说法遭到潭头镇镇长谭建峰的否定,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4日中午12点40接到了栾川县打来的电话,通知说洪峰马上到达潭头。接到电话后,他立即通知了各个防汛值班站点,加大对各个危险地段的排查和巡防力度,其中也包括汤营桥。
谭建峰表示,由派出所杜所长带队,分别于下午1点和3点,到汤营桥巡逻,“有巡逻记录可查。”
这一说法得到村民的证实,“看到派出所的人来过,但喊一下注意安全、赶紧离开之类的话就走了,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
1 | 2 |
- 私募悄然布局“中原经济区” 2010-07-28
- 大桥垮塌造成至少50人遇难 河南栾川县政府登报道歉 2010-07-28
- 河南三推中原经济区 切入点城镇化 2010-07-27
- 富士康可能在河南再建4家配套工厂 2010-07-27
- 河南16家房企联合背后身影 20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