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红顶商人
在内部人士看来,南昌城投与其说是一个企业,更像是一个政府部门。
“南昌城投历任领导都可以说是‘红顶商人’,”南昌城投一位中层干部表示,“虽然没有明文注明,但大家都经常把城投看成是一个处级单位,公司的董事长也基本走的是处级行政级别。”
2002年,以原南昌市经济大厦为主的三处房产做家底,南昌城投在市委大院里简单起家。当时,2.1亿元的注册资本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到位。
据了解,当时经济大厦的拍卖价达到了1亿多,实际支付仅有七八千万,加上其他数千万的市财政资金,1亿多的现金是南昌城投最初的家底。
由于市财政局的出资,南昌城投首任董事长是南昌市财政局的一位老局长,但当时总经理一职没有明确人选,这一空悬一直延续至今。
只有董事长而没有总经理的情况在南昌国企中几乎是一个惯例,不过,虽然没有正式挂名,但董事长实际上也承担着总经理的职务。据了解,市政府这样做的主要考虑,是为了避免出现内部执行的冲突,保证政府意志的有效贯彻。
两年后,董事长一职由市建委调来的一位领导接替,一年多后因病逝世。在他之后,副总经理漆永亮代管了一年多时间。
外界普遍认为,南昌城投在最近的两任董事长——前任黄之猛和现任林军手上发展速度非常快。
2007年3月,原青云谱区区委委员、常务副区长黄之猛任职南昌城投董事长,公司从此开始进入快车道。黄在城投一年零五个月的成绩是十分突出的。
在黄之猛离开城投的前夕,南昌市已找好了他的接班——时任新建县常务副县长的林军。
2008年9月上任之后,林军开始将发债工作引入到实质性操作中,最终使12亿元企业债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未来
在国家的全面清理规范之下,南昌城投这样的地方融资平台未来该何去何从。
分管南昌城投预算管理的副总经理童轶男对国务院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表示理解和支持,“调控还是有必要的,毕竟地方投资的冲动太大了。”不过,童轶男也指出,“要正视地方融资平台的贡献。”
而在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长张鉴君看来,地方融资平台的存在关键还是要规范。“要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也在内部建立内控机制。”
不过,更多的人士则认为,丰富融资平台的渠道,或许才是更有效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治本之道。
融资渠道的单一,使得南昌城投很早就开始希望通过发企业债来解决。2007年,企业债的发行工作开始准备。据南京城投一位中层干部透露,为了发债事宜,他们去国家发改委的次数就不下十次。
此外,南昌城投也在很早前参与过一些股权投资,例如目前南昌城投持有的南昌市商业银行股权,就是在德隆集团退出时接手的其中一小部分,但在后来南昌银行的一次增资扩股中,南昌城投选择了放弃。
而对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相关部门的确到我们这里摸过底,”上述南昌城投官员向本报记者透露说,“要深入追究的话,每个这样的融资平台都存在各种问题。”
1 | 2 |
- 李曙光:从法律上破解房地产市场迷局 2010-07-16
- 钟伟:房产税,我反对 2010-07-14
- 万科上半年累计销售367亿元 2010-07-06
- 保障房土地供应够不够数 本月“揭盖” 2010-07-06
- 南昌确定今年医改目标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