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哲 黄浦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曾经困扰了数届上海市政府官员,现在,他们又在世博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不过这一次,是浦西遇到了的冷落。
或许是为了让浦东对传统上海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政府和专家们把世博五大片区中的三个,都放到了这里。而D、E两区“孤悬”浦西,这里混杂分布着世博的企业馆区和城市最佳实践区。
然而,在上海世博开园的三周里,多以破旧工厂区改造而成的浦西E园区,只吸引了世博园10%左右的人流,D区企业馆区也好不到哪去。原因很简单,黄浦江的另一边,拥有造型各异、包罗万象的数百个国家场馆,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永久性建筑一轴四馆:世博轴、世博主题馆、世博文化中心和世博大热门——中国国家馆。
世博人流的极度不均衡,给园区内的承受能力带来了诸多考验,就连世博出租司机都不大愿意在浦西的园区门口接客,按照官方的要求,他们得在那里排着长长的队伍,却常常不见太多生意。
组织者担忧的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在当局看来,上海世博的精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最直接的载体,正是这被冷落的城市最佳实践区。这里有73个有关城市建设、布局和管理的特色案例。而其中的各个企业馆,也预备向国内外参观者展示自己最新的低碳成果和绿色畅想。
如果这些内容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上海世博的意义或许将大打折扣。
幸运的是,对上海当局而言,引导人流的转换,比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和根深蒂固的观念的转向显然要轻松许多。
按照开园数周的统计,中国馆的预约参观券往往在开园后一刻钟内就被一抢而空,而预约券是进入该馆的必要条件。有意思的是,正是中国馆等浦东热门馆的一票难求,为深喑毛泽东矛盾论的世博协调局找到了办法。
5月17日,世博局推出一个活动,游客按要求在城市最佳实践区集齐16个城市案例印章,就可以换取参观包括中国馆在内的一些热门馆参观券或预约券。
集齐16个印章,人们相当于拿到了这些热门馆的VIP身份,甚至可以绕过在炎热的天气下长达数小时的排队直接进场。这对很多人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
接下来,自然是大量的参观人流从浦东涌向了浦西。
虽然那些手里攥着“通关文书”在不同城市案例间穿梭的市民们中很大一部分,或许难以清晰理解那些案例到底在表达什么。但这样的结果无疑让组织者松了一口气:至少大家都去过了,不是么?
- 城市,美好吗? 2010-05-26
- 世博“的哥” 2010-05-24
- 世博“的哥” 2010-05-24
- 139米巨型面条现上海 味千中国展开亿元推广 2010-05-24
- 139米巨型面条现上海 味千中国展开亿元推广 201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