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部认可深圳药改经验(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温淑萍 杨兴云 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发布《关于确定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及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公立医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加大政府投入的改革方式,并确定16个城市继续推广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深圳是其中之一。
日前,本报拿到了深圳从2009年开始的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试点方案细节。按照原计划,深圳预计在三年内按照每年5%的比例,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过,最近深圳已经决定把后两步合并为一步,在今年一次性取消所有公立医院15%的药品加成。
卫生部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对深圳的模式表示认可。
药改尝试
实际上,早在2008年,深圳便率先在福田区和盐田区71家一级社区医院推行药品“零加成”试点。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许四虎介绍说,当时纳入一级医院基本用药目录的431种基本用药,包括320种西药,111种中成药,全部实行了零差价。这一年,深圳市财政为取消药品加成补贴给医院近1亿元。
多年来人们的就医习惯是,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一级社区医院去的人较少。正是因为去的人少,被深圳选作了试点对象。
这一场尝试性药改,深圳获得了一些可贵的经验,“药便宜了,老百姓就不会拖到小病变成大病。老百姓省了看病钱,政府节省了医疗资源。”许四虎说。
首战告捷后,2009年深圳正式在公立医院尝试药价改革。深圳卫生业人士向本报透露,2009年下半年,深圳在盐田区二级公立医院试行了取消5%药品加成的改革。
事实上,2009年上半年,深圳就曾对媒体表示要在公立医院推行药品加成改革。
据透露,当时深圳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方案分三步走,从2009年到2011年,分三年逐步取消15%的药品加成。
第一步取消5%后,医院收入减少部分,由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检查费、药事服务费等补齐。第二步,取消的5%由政府财政补齐。2010年本应该是走第二步,但本报获悉,深圳方面做了调整,改为在今年一次性把剩余的10%加成全部取消。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庄一强认为,2009年取消的5%,是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费用来弥补,这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样的改革模式不能算作是成功的。
两步并一步
许四虎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深圳公立医院收入是104亿元。
按照普遍认可的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45%计算,药品收入在46亿左右,15%药品加成收入就是大约7个亿。如果一次性把药品加成取消,这7个亿就要通过提高药事费和财政补贴来消化。
对于减少的药品加成收入,药事服务费和财政补贴如何承担,各占多大的比重,许四虎称,目前深圳市发改委、财政局及社保中心等部门正在研究中。
尽管目前药事服务费已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但由于深圳不能享受医保的市民群体较大,药事服务费将会增加居民看病费用,所以药事服务费究竟如何收,仍需研究。
1 | 2 |

- · 红门科技计划深圳上市 | 2010-03-09
- · 深航争夺战大局初定 | 2010-03-09
- · 【收评】:沪指冲高回落 缩量上涨22点报3053点 | 2010-03-08
- · 减少医疗过失 深圳将推电子病历 | 2010-03-05
- · 中联大药房骗保案处理结果公布 109家店违规 | 201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