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黄石鼎:把市民已有福利分给流动人口不现实(1)

订阅
15:50
2010-02-22
吴娓婷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吴娓婷 2010年1月1日起,广东省取消暂住证,改用居住证。经济观察报记者针对这一变化专访了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黄石鼎。专访内容如下。

居住证应该建立退出机制

经济观察报:广东全面对流动人口取消暂住证,改用居住证,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一些基层管理者认为,由于居住证具备更多服务功能,所以对领证人的审核应更加严格。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黄石鼎:居住证只是改名称而已,但至少是个进步吧,在名称上更平等了,让流动人口更容易接受,算是跨出了第一步。

另一方面它在功能深化上还有待加强。它目前的功能是过去暂住证的延续,没有突破,这里有很大的有待提高的空间,可以给流动人口更多实惠。

我个人认为,居住证办理不应附加太多条件,只要有身份证就能办理。居住证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第一,让流动人口在广东有办事凭证,当然在很多事情上还是需要身份证。另一个是政府通过居住证掌握流动人口信息,使整个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更合理的安排。过去我们的基础设施是按常住人口安排的,所以广东的基础设施给人感觉比较拥挤。政府通过办理居住证收集流动人口信息,如果不收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都是很大的缺陷。居住证两个功能缺一不可,不能偏离。

广东是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怎么善待流动人口,使他们对广东这片热土有更多归宿感,是依然需要探索的问题。

经济观察报:城市往往以有没有户籍作为资源分配的标准,现在这种做法面临很多质疑。如果它不是一种好方法,我们应该怎样调整?

黄石鼎:肯定不是好的办法,这是不公平的办法,一个国家就应该对所有人都公平对待。

但这当中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的城市都是规划出来的,规划需要政府的投资,投入的根据就是要看城市有多少人,人口怎么分布。我们以前对人口都是按户籍来算,非户籍人口的信息政府不知道。居住证的好处就在于,以后我们考虑的是实际在这里生活的人,而不管他有没有户口,这样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的配置才会合理。

这又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按这个数字来配置资源,这些人走了呢?比如金融危机期间走了很多农民工,资源不又过剩了吗?所以政府要取一个平衡点。

因此,居住证也应该建立退出机制。流动人口进入广东的时候办了居住证,离开的时候注销。

流动人口在这个城市打工消费,他本身是交了税的。这个城市应该为他服务。现在资源为什么不足?是因为之前的规划没有做好。所以我们的公共服务、公共资源要进行调整,要扩大这方面的规模。公共资源的扩大本身可以提供就业,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城市要善待流动人口

经济观察报:像广东这样的流动人口大省,应该树立什么管理观念?

黄石鼎:我们国家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目前城市化的程度大约50%,还有很大的空间。过去的做法是希望农村人口能够 “就地城市化”,先进入小城镇,然后再到中心城市。但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很多农民直接跑到沿海城市来了。人们来到这个城市,不管给不给他户口,他也是要住下来的。这是历史规律,无法逆转。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