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从暂住证到居住证(2)

订阅
15:46
2010-02-22
吴娓婷

融城之难

1991年,陈秀8个月大。她的父母离开四川南充老家到深圳打工,陈秀成了留守儿童。

18年后的2008年,陈秀高考落榜。“书没法读了,县里又没有什么可干的,”陈秀说,“我知道该去找我父母”。

20年来,广东一直以突出的用工条件吸引全国的人,光是深圳每年就增加30万外来流动人口。曾有从深圳打工回来的乡亲向陈秀形容:深圳的夜晚,灯光把城市照得透明,世界之窗、欢乐谷有陈秀很少能玩的过山车。

到达深圳后的陈秀大失所望。父母把她领进城中村中的住所。打工18年,父母只有一间租来的、空空如也的一房一厅。房间留给父母,陈秀在客厅拉一张帘子放床。

陈秀每个月的工资会被扣去87块9毛4,用作缴纳各项社保费用。他们能到指定的门诊就医,享受一定的费用优惠。这比她母亲过去要强一些,至少有病不必强忍着。

外来暂住人口与常住人口倒挂的深圳,非深圳户籍者期盼这个城市对他们更加友好。

造成户籍人士与非户籍人士之间落差,有些是缘于直接附加在户籍上的差异化福利,例如教育。2009年,当北京、上海等城市取消借读费,深圳则宣布维持原状,引起公众强烈质疑。当时,深圳市非户籍人口学生已达到40万人,占学生总数六成多。其中公办学校就读的非户籍人口学生达20万人,占公办学校学生总数的49.7%。

然而,拿到户口也不代表真正融入城市。重点本科毕业、拥有广州集体户口的徐韵认为,她对城市居民身份的追求没有到此为止。她必须尽早买房子,把集体户口转成个人户口。“只有这样,我的孩子才同样拥有一个广州户口。”徐韵说。

沿海城市生活的成本,连拥有户籍福利的人也难以承受。这也意味着,非户籍人士还需跟户籍人士争夺政府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某些公共服务。

深圳坊间有传言称:在深圳居住满一定年限的来深建设者可申请保障住房。但深圳某街道办社会事务科一位职员介绍说,他和同事总要花很大力气劝解前来咨询的非深户人士,别再想通过这个门道获得经适房。

该职员认为:“对获得经适房的条件限制不会放宽,只会越来越细。”最近两年,该职员观察到,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申请人的收入、房产的规定细则不减反增。由于申请者数目庞大,前一次经适房申请过程中政府还向公众公布房源,这次则要求申请人被选中后才能看房。

“楼价越来越高,贫富差距拉大,首先满足低收入的户籍人口也在情理之中。”该职员介绍,光是深圳户籍的低收入户,每个区就有上千个家庭。户籍被作为界线能 “顺利”砍掉一大截人口。

于是,深圳户口成了陈秀一家人“想都没有想过的问题”。谈起住房,唐卫华也说他总算看到落不了户的一点 “好处”:“深圳住房这么贵,我怎么消费得起呢?”唐卫华每月薪水将近6000元。

城市的烦恼

附加在户籍上的差异化待遇,阻挡不了流动人口涌入广东。

广州市沙河服装商圈位于沙河大街,距离新城市中心天河步行不过15分钟路程。这里近5000家服装批发商店派生出服装运输服务。从拉手推车运货,到出租面包车送货,再到卖早餐的小车,全是农民工包办,杂乱无章地填满整个片区,造成广州有名的交通、治安和卫生死角。

运货车车主满街吆喝,逢人就想拉上车。对生意的争夺激烈到了罔顾法纪的地步。曾有运货面包车连续穿越两条相反方向车道,差点与迎面而来的公共汽车相撞。

有人提出以户籍管理的方式提高来粤门槛,至少要把这类危害社会安全的人拒之门外。

然而,农民工还是来了,而且以百万的数量进入广州。沙河服装运输只是广东纺织服装产业链上的一个细小环节,已成为养活数千农民工的就业平台。

这些运输队工人落脚广州,而广州对他们一无所知。别说户口,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连暂住证都没有办理,身份证因“觉得没什么用”而不知被丢弃在哪里。拉货工人披一件印有运输队名称的背心就埋头干活。运货的面包车也是非法运营的改装车、蓝牌车,车牌全是异地的。被问及老家在哪里,车主不耐烦地用带乡音的普通话回答:“伏(湖)北的”。

广州为管理流动人口想了很多办法。广州市政府增派交警到沙河维持秩序,可是因没有健全的市场法则,根本无法将这支庞大的运输队伍纳入合法经营的范围。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