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桂新:去留应是市场调节下的个人选择(2)
“东京人口密度是上海的2倍,还鼓励人口入迁”
经济观察报:户籍制度改革主要难在哪里?
王桂新:户籍制度改革的本质是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是不同利益集团利益再分配的改革。本来,所有公民都应享受同样的基本权益,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我们的户籍制度却不仅使它成为一个问题,而且还成为一个极难解决的 “堡垒性”问题。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改革的权力又都掌握在既得利益者手里。
经济观察报:以种种理由拒绝或拖延对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王桂新:根本原因就是上面所说的一些。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一个是怕难。因为现有户籍制度的改革,牵涉面太广,各种问题积压成山,改一点而动全身。
二是怕乱。现有户籍制度的长期实施,已造成城乡两大人口集团的两极分化和日愈激化的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担心一旦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会导致已经十分激化的社会矛盾骤然爆发。
另外,政府管理能力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使政府管理者不懂市场经济规律,不懂城市发展的科学,不懂怎样经营城市、发展城市,片面地把人多当作负担和问题,不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发城市空间,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容量和竞争力。
东京人口密度几乎是上海的2倍,收入、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远优于上海,而且人家现在还在鼓励外来人口入迁,谋求增大人口规模。这一点,值得我国一些大城市政府管理者借鉴。
经济观察报:对户籍政策的收紧,一个比较流行的理由是,既然这里的门槛高,那为什么不去别的城市?
王桂新:就这种说法本身很难说它对错,如果在一个完善、成熟的市场体制下,这句话我是赞同的。一个外地人到上海,一般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当然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你在权衡了利弊后,如果觉得净收益大,你就来。一旦人来得过多了,边际收益下降,甚至使成本大于收益,这时人们自然会离开,去留应该是市场调节下的个人选择。
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市场被扭曲了,不公平是人为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说法就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
1 | 2 |

- · 户籍改革不能加深城乡鸿沟 | 2010-02-22
- · 童大焕:教育有公平, 则户籍无意义 | 2009-02-26
- · 中国户籍改革:激进式还是渐进式? | 2007-06-04
- · 户籍改革文件上报国务院 五大改革措施 | 200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