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质疑曹操墓 河南文物局将集中进行回应
记者 郑轶楠 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认为,有关方面公布的“曹操墓在安阳”证据并非第一手材料,都不是很有力的证明。
面对首度现身的曹操墓的质疑,河南省文物局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合适时间对这些质疑进行集中回应。
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宣布,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民间对首度现身的曹操墓质疑不断,其中还不乏专家的声音。
12月30日,袁济喜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这个墓是被反复盗挖过的,所以留存的直接证据很少。而号称魏王用过的一件兵器,到底是真是假,“我觉得很难鉴定”。袁济喜认为,因为墓已经被盗挖过了,不是原封的,也可能是有人故意藏在里面的。
袁济喜说,曹操是非常多疑的,史书上记载他的墓有72冢。而且汉魏至今一千多年了,现在能证明墓主的关键证据并不存在。这座墓不在邺城,也不在洛阳,而且找不到跟曹操文学相关的证据。
袁济喜认为,匆忙发布“曹操墓在安阳”的消息,可能是新闻炒作的需要。但是这跟真正的国学研究还是有一定距离。现在刚刚发现了一些间接的证据,就匆匆忙忙地定论是魏武帝的墓,“我觉得这并不是很严肃的。”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朱岩石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纠正说:“我们还是先称之为西高穴村汉魏大墓吧。”
据广州日报报道,面对首度现身的曹操墓的质疑,河南省文物局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合适时间对这些质疑进行集中回应。
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的消息公布后,引发全国各方专家和网友们的纷纷质疑。
质疑一:石牌来自盗墓分子?
曹操高陵被确认消息公布后,知名收藏家马未都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
质疑二:画像石内容有悖常识,石牌是墓葬所用?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先秦两汉文化研究专家黄震云指出,画像石是墓室建筑构件,从目前的报道上看,画像石的内容是垓下之战。“既然曹丕已经篡汉,怎么会把歌颂汉代功绩的内容刻到画像石上?”同时,他指出,除了“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等文字外,其他的石牌上还有“黄豆二升”、“刀尺一”等等,这些石牌更像是仓库里的说明牌,而不是墓葬所用。据他所知,汉代墓葬中很少有发掘出类似物品的。
质疑三:曹操从不称“魏武王”?
对于曹操墓的关键证物“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有网友提出质疑,曹操生前被汉献帝先后封为魏公和魏王,但从不称魏武公或魏武王。这情况到曹操死时都没变过。因而曹操下葬时如有陪葬物,是不可能铭刻题记为“魏武王”的。
质疑四:墓室朝向何方?
曹操墓的朝向,也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曹操墓发掘现场实际有两座正在发掘的大墓,分别为一号墓和二号墓,相距20米左右,基本都是东西走向,两座墓基本平行。目前被认为是曹操墓的二号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
质疑五:墓葬不得有老婆相伴?
在二号墓中,与男性骸骨同时被发掘的还包括两副女性骸骨。有网友发帖说,曹操有遗嘱墓葬里不得有妃子或者是老婆相伴,这两个人从何而来?
不过,安阳市市长张笑东对确认曹操墓对安阳的意义作出展望,在12月27日新闻发布会上张笑东说:“曹操高陵的发现很有震撼力,在国内外史学界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反响。”
据悉,2008年“十一”黄金周安阳市旅游接待人数达7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3亿元,约从每个游客腰包挣取214元。而曹操墓在民间的轰动效应丝毫不亚于秦陵兵马俑,按照兵马俑年均200万的接待人数计算,曹操墓若开发成全新的旅游景点,每年最低估计,将会给安阳人民带来4.2亿元的收益。

- · 三位“三农”专家读解“一号文件” | 2010-02-11
- · 回应“血汗工厂”质疑 南非世界杯吉祥物中国生产商否认 | 2010-02-04
- · 丰田为召回事件道歉 质量内外有别遭质疑 | 2010-02-04
- · 四川农民申请挖掘刘备墓 | 2010-01-25
- · 张军回复网友“我们真相信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吗”质疑 | 2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