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一座城市和中法水务的10年纠葛

订阅
2009-08-26
廖杰华 种昂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廖杰华 种昂 这是一个10年前价值1669万美元的招商引资项目。为此,时任廉江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的周锡林获得了高达473826.65元的引资奖金。

这也是个极其失败的项目,这个由外资水务巨头中法水务和廉江当地政府合资新建的自来水厂,建成10年来一直空置。而空置的原因是这个项目一旦实施,就意味着一个县级自来水公司的破产。为此,廉江市政府不惜头顶着“不诚信”和“破坏投资环境”的骂名,抗争了10年。

这一切是非都源自于一纸荒唐不堪的固定回报合约。

荒唐合约

从1999年12月建成到现在,廉江中法塘山水厂已整整空置了10年,文章(化名)也为此奔走了10年。这个曾在当地市政府办公室任要职的官员,今年即将退休。

中法塘山水厂是这个地处粤西的县级市的第三个水厂。水厂的设计能力是日产10万立方米。据说,这个现代化的水厂只要30个左右的工作人员就可以运作,其自动化的生产线更只要两个人足以应付。

在文章的记忆里,中法塘山水厂的建立源于1997年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与廉江自来水公司签订的一纸合资合同——《合作经营廉江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合同》,合营期为三十年。这是当年廉江市最大的一单招商引资项目:根据该合同及其补充合同的约定,双方总共投资1669万美元,中法水务和廉江水司出资分别为60%和40%。廉江水司以日产2万吨的旧水厂、新水厂土地及原水管道 (口径1.2米,长度5324米)估算作价670万美元投入合营公司,中法水务则投入现金1000万美元,主要用作塘山水厂建设。

此前,当地已经有两座水厂,一是廉江市自来水公司原有一座2.7万立方米的旧水厂,由于水压不足,对该市城南新区供水有时不正常。后来,廉江市政府批准在城南引入青建岭水库地表水,新建了一座日产4300立方米的水厂。新水厂建成后,已能完全满足廉江全城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只是由于水厂设备原因,自来水水质稍差。由此,廉江市政府让市自来水公司自己筹集资金建厂,但隐患却就此埋下。

在文章看来,这十多年来发生的一切都源自于那一纸荒唐不堪的固定回报合约。

“第一大问题是关于水量的约定。”文章告诉记者。根据条款:廉江市自来水公司向塘山水厂购买其生产出来的自来水,在塘山水厂投产的第一年每日购水量不得少于6万立方米,第二年每日购水量不得少于6.5万立方米,第三年每日购水量不得少于7万立方米,第四年起每日购水量不得少于8万立方米。而据廉江市自来水公司内部人士介绍,到目前为止,廉江全年的供水量最多不超过2.6万立方米。而在1998年平均日供水量为2.06万立方米,2001年平均日供水量为2.1万立方米。很显然,合同约定的水量与廉江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第二大问题是水价。合同中也有规定:每立方米自来水的起始水价为1.25元 (不含原水费和增值税),并且“水价递升公式”逐年支付。水价增幅为8%~12%。廉江市自来水公司算了一笔账,如何按照第一年必须每日购买6万立方米水、而廉江实际日供水量又仅在2.4万立方米计算,加上自来水公司的财务费用、直接人工、管理费用等,分摊到每立方米水中的成本就高达4.58元,而根据当时自来水的平均销售价格1.55元计算,第一年廉江自来水公司就要亏损2400多万元。

惊人内幕

从1999年水厂建成开始,文章就成了廉江市政府协调小组与中法水务谈判的主要代表,10年来经历了数十次。

事到如今,文章仍对那笔招商引资奖金耿耿于怀。“这笔资金应当收回,按照廉江市政府的文件,招商奖金是对税收有贡献,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发放的,而该项目一没正常运作,二对税收没有贡献,三没有产生经济效益。”

而对这水价条款,廉江市曾召集物价、审计、统计、计划、财政、法院、法制局等部门的会计师进行核算审查,审查小组的组长就是文章。2000年9月28日,审查报告完成。

“对该项目合同的总体印象是:法方利用我方有关人员的弱点,充分利用其政府公关手段,故意规避了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以牟取暴利为目的而签订的违法合同。——也是一份典型的显失公平和无法履行的合同。如履行该合同,廉江市自来水公司不出一年就要严重亏损,导致破产,市财政又长了一块恶瘤,广大市民要蒙受最低4.58元的沉重的水费负担,定然民怨沸腾。”这是文章最为看重的一段话。“分析报告是我执笔的,有人曾劝我改掉这一段,我当时就说,你要删,我就把这份报告撕掉”,最终这段话得以保留。

“这句话揭穿了合同的要害处,当时分析报告一出来,廉江全市老干部就人手一份”,文章说。

而核算得出的结论更是让人大吃一惊经:履行合同经营满30年,中法水务纯盈利81.27亿元,廉江市自来水公司亏损55亿元,即平均每年净亏损1.8亿元。审查小组得出结论:履约合作经营前途悲哀。

出问题的不仅仅是廉江。2000年10月,廉江市派出的考察小组先后到中山、沈阳和保定等市进行考察后,文章发现了外资水务公司以特许经营模式进入中国水务行业,带来的种种问题。

“中法水务与中山、保定和沈阳自来水公司的合作模式与廉江基本一致,在中山日供水量70万立方米,以后按每年10%递增,以0.71元每吨的价格供给中山市,合作期22年。沈阳的供水价是每立方米1.19元,合同约定每年商定改变一次水价。”文章说。

考察报告显示,在当年中山市自来水总公司因中法水厂带来的亏损在1500万元至1800万元之间。而沈阳市严重亏损,每年要从其他水厂的盈利贴付给中法水厂1亿多元,为了补亏,沈阳市先后3次调高水价至1.4元,并最终在合作五年后与中法水厂终止了合同,把全市9个水厂卖给了香港一上市公司。

10年谈判

新水厂一开就意味着一个县级自来水公司的破产。为此,廉江市政府不惜头顶着“不诚信”和“破坏投资环境”的骂名,抗争了10年,谈判了10年,但至今难以达成共识。

在中法水务眼中,廉江自来水公司和政府无疑是合同的违约方。塘山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及广东省中山市自来水工程设计室于1995年9月编制,并得到廉江市市政府、市规划局、市自来水公司的支持和协助。廉江市政府还于1997年7月23日发函给合作公司,明确表示在合作期内支持并确保合同的执行(包括水价的调整、购买饮用水的水量、税务优惠等)。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双方当时有两个谈判方案,一是双方继续合作,但要修改合同;二是由廉江回购合资项目。知情人士透露,中法水务最终开出的价是8000万元,而中方开出的价码则是2400万元,差距实在太大。

“我们曾经邀请了省市自来水方面的专家、工程师去现场考察,得出的评估价值大约在3000万元。但中法水务却说他们的造价是8000万。”文章说,中法水务的人告诉他,8000万的成本当中,除了自来水建设成本本身外,还有2000多万的财务开支。

“说穿了,中法水务肯定要赚钱,而搞好政府公关是第一关,当时市里的四套班子都被请到法国去了。”

文章说,当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从廉江的实际出发,没有调查研究,领导根本不听专家的,当时水务、财政方面都有人提意见,但讨论的时候被否决了。

据知情人士透漏,有两个老水厂撑着,廉江目前并不存在水量不足的问题,但有两个突出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一是水的质量有问题;二是水压不够,“原来的楼房顶多3、4层,现在很多都是10多层。拖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廉江市政府准备收购了。”知情人士说,“市里领导授意的谈判幅度是4500万到5000万人民币,其中包括当时借中法水务的钱和利息,但中法水务觉得给得太少,最后还没有定。”

文章一直担心一个问题,新水厂应该启用,却承受不了。“廉江全市现在的日均用水量最多不超过2.6万立方米,但一开机就是10万立方米,当时就有专家感叹,建5万吨一天该多好啊。”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