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远大的前程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翔 2001年的那个晚上,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将是中国北京。整个中国沸腾起来。
在沈阳得知这个消息后,沈阳远大企业集团的副总裁郭忠山把公司北京地区的所有销售经理都喊了出来。“那时候都12点了”,这个戴着金属框眼镜、文质彬彬的商人说,“我说奥运会申办成功了,将来北京市场我们一定能做点事,我们有机会了。”
后来,沈阳远大经过投标和层层考核,得到了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鸟巢”和“水立方”的外部膜结构工程项目。“我们康老板有指示说,这样的项目,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拿下。”郭忠山回忆说。远大和两家德国公司组成的团队最终得到了苛刻的认可。
在行业(幕墙和电梯)之外一直鲜为人知的沈阳远大,此时才开始被人关注。但仍然没有人知道这只“东北虎”究竟是如何成长起来,并开始大声咆哮的。尽管2007年沈阳远大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10亿元人民币,成为东北民营企业中少数几个跻身百亿元俱乐部的成员,但是它所处的行业,以及创始人康宝华从不接受采访的态度,让它极少为人所知。
一
时间回到18年前,当时供职于沈飞(现在的中国一航沈阳飞机集团有限公司)的康宝华决定辞职,然后和他的弟弟共同创建一家装饰公司。
当时的中国大陆,有能力制造建筑用铝合金产品的大都是一些飞机制造企业。因为它们拥有制造这些产品的设备和原材料,“飞机上需要这些东西,军工产品生产任务不能让生产能力饱和,就顺便生产一些民用产品。”郭忠山说。康宝华在沈飞的工作,就是为企业拉来民用建筑铝合金产品的生产订单。
但是,康宝华发现,他拉来订单后,交给沈飞的工厂,却不能按时生产出产品,即使产品最终交给客户,也被反映存在一些质量上的瑕疵。客户的责难让康宝华难堪,但是他也由此看到了创业的机会......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明日出版的《经济观察报》373期。
- 沈阳复兴 | 2008-06-20
- 沈阳、本溪一体化明年全面启动 | 2007-10-26
- 沈阳巩固“两千亿俱乐部”地位 | 2007-10-25
- 东北航空即将在沈阳“起飞” | 2007-10-25
- 债转股:沈阳国企改制攻破最后堡垒 | 200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