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放弃 废墟中的生命奇迹
网络版专稿 记者 张婷 尽管震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已过去,但在废墟中搜救生存者的行动,仍在泪眼模糊中继续。
当谭千秋老师舍死趴在课桌上救护桌下的4个孩子,当只有电锯才能分开张米亚老师跪着搂紧两个学生的手臂,当中学生马健为救同学疯了似的刨烂了双手,当累晕的战士推开强行让其休息的战友呼喊着“救人要紧”——我们看到的是废墟下求生的渴望和生命的尊严!
生命的搜寻还在继续,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决不放弃。
150小时,生命的奇迹!
在被埋现场实施高位截肢手术后,映秀水电公司职员虞锦华于18日20时10分被山东公安消防总队成功救出。自四川特大地震发生至脱险,虞锦华已在废墟中埋了150个小时,救援人员对她的营救也长达56个小时。
(图片来源:新华社)
140小时, 生还者还想再做两件事!
5月18日上午9时10分,来自海南省的救援队将在废墟中埋了近139个小时的北川男子唐雄救出,经过及时救治,唐雄伤情稳定。医疗专家称,他的康复不成问题。
129小时,活着出来!
5月17日23时06分,在被困129个小时后,张晓平被从一个狭小的洞口中运出来。他躺在担架上,七八个医生跑过来对他进行紧急包扎、输液、吸氧……经过约8分钟的现场抢救,张晓平被救护车迅速转移到华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记者在现场找到为张晓平执刀的医生王奉雷,他的手术服已完全湿透了。“这个人情况怎么样?”精疲力竭的王医生一边换衣服一边说:“他的生命体征还在,存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我们尽了最大努力,真心希望他能活下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
127小时——俄罗斯救援队救出首位幸存者
这是俄罗斯救援队与被困者的对话。17日21时16分,俄罗斯救援队只用了16分钟就把一名幸存者从两层楼夹缝中成功营救出来。这是国际救援队在中国营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
俄罗斯救援队于16日下午5时整抵达成都。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他们先到绵竹市的汉旺镇,在认真勘查搜索了17处地方、确信没有生还者后,于17日11时30分抵达都江堰,并马上开始搜寻。先后搜索3处坍塌的地方,没有发现有生还者。后来,经搜救队主动请求,根据指挥部的安排,救援队来到都江堰管理局第二生活区的标号为“10号楼”的宿舍楼前
125小时――慈母千里寻亲 目睹儿子奇迹生还
5月17日17时12分,在被压在废墟下近125小时后,20岁的小伙子蒋雨航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获救生还。蒋雨航的母亲龙金玉从贵州千里寻子,17日中午刚刚到达映秀。目睹儿子在劫难中奇迹般幸存,龙金玉悲喜交加。
(图片来源:新华社)
124小时和105小时——一条通道救出两个人
17日18时10分,被埋124个小时后,31岁的卞刚芬被来自河南的消防队员救出。她意识清醒,对周围的人们说:“感谢”。她是两天来河南省郑州市消防支队抢险救援分队在什邡市莹峰化工厂救出的第二位幸存者,前一位幸存者在废墟下坚持了105个小时。
16日11时许,救援队员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到废墟下的一处存在生命体征,被困人员有两名且相距不远。救援人员全力掘进,打开一个又深又细的生命通道,由一个瘦小的战士爬着向里掘进。
100小时――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5月17日凌晨00:04分,搜救人员在什邡红白镇红白中学搜救现场发现一名已被困在废墟中106小时的幸存者,经过约一小时的努力,于1时左右将其救出,随后送往成都军区陆军总医院救治。5月16日,四川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
某团官兵与郑州消防官兵在什邡市蓥丰化工厂废墟内协同营救出幸存者李青松。某团官兵与郑州消防官兵在什邡市蓥丰化工厂废墟内协同营救出幸存者李青松。救援人员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得知,什邡市蓥丰化工厂垮塌的宿舍楼里有3名人员幸存。
- 农行抗灾自救纪实 | 2008-05-19
- 农行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商业银行 | 2008-05-19
- 记住,这是14点28分的中国 | 2008-05-19
- 记住,这是14点28分的中国 | 2008-05-19
- 记住,这是14点28分的中国 | 200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