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地方新闻

浙江确定“四圈三带”发展布局

  
作者:张延龙
发布日期:2007-11-22
讯  记者张延龙  十易其稿,《杭州都市经济圈在长三角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课题组历时5个月,最终形成近40页详细文本的《关于加快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并发挥其在长三角的作用的建议》(讨论稿),日前提交至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案头。

至此,位于浙江省北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地的紧密合作有了更为明确详尽的方向。

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我省产业空间布局中,确定了“四圈三带”发展布局,即杭州、宁波、温台、浙中城市四大都市圈,以及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杭州、湖州、嘉兴和绍兴四个城市同属于杭州都市经济圈和环杭州湾产业带,历史上同属吴语区,都在吴越文化的影响范围内,“地相邻、人相亲、习相近”,是地理和人文意义上典型的江南地区,历来联系紧密,在全省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报告提出杭州都市经济圈未来应形成以杭州城市为中心,湖州、嘉兴、绍兴三个城市为副中心的“四圈层”复合式空间结构,并对“四圈层”进行了界定——“核心圈”即杭州的主城区;“紧密圈”是指湖州、嘉兴、绍兴三城市城区;“影响圈”指的是四市市域范围的其它所有县(市);“扩散圈”是指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市市域周边的市、县(市)。

杭州都市经济圈范围界定为: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全境的区域,总面积34585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约1695.25万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战略定位为:浙江经济的增长极、全国都市圈的第一类方阵、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地区。

对于如何加强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城市间的合作交流,报告浓缩为“七个共”——“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牌共推、市场共构、社会共享”。通过“七个共”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最终实现共同发展,把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成为浙江省最重要的发展极和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的次中心区域。

    报告提出,近期可尝试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和补偿,在都市经济圈内跨行政区公路收费上实行一次收费、一个标准,未来逐步取消过境费,从而真正实现物流、人流的高速、便捷、无障碍流动。同时,加快四市之间公共交通对接,试行开通杭州市区至嘉兴、湖州、绍兴市区以及德清、安吉、海宁、桐乡等县(市)直通公交线路。

形成杭州都市经济圈,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资源的开放共享,比如研究社保卡、医保卡、公交卡、公园卡等在各城市间的互通共用,享受同城化待遇。

另外,都市经济圈内部由于人才流动产生的居住地改变问题,各市人事部门将考虑开辟绿色通道,以人才居住证的形式提供住房、社保、子女入托入学方面的便利。未来都市圈内部将统一人才认定标准,实现人才互认并允许人才户籍的即时变更,实现“户随人走”。在区域范围内,出台统一的社保和医保政策和相对差异的保障标准,建立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区域内各阶层居民均能享受到社会保障政策。未来逐步统一区域内各个城市社会保障标准,尝试建立区域社保结算中心,一人一卡,卡随人走,在区域范围内统一结算。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