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尧 即便真存在所谓的刚性需求,在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下,它也是可以被牺牲掉的。
9月29日晚间,国家有关部委再推多项铁腕政策,剑指刚刚出现复苏势头的房地产市场。其中贷款购房首付比例上调至30%以上,及二套房贷款利率50%以上的规定被业内人士视为将严重打击刚性需求的购房能力。
阳光100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认为,对首付款加至三成的改变说明这次政策调控的对象已经从投资群体转向了刚需群体。他表示,之前国十条的调控已经使得大多数投资性购房者退出了楼市,但从近期市场的情况来看,刚性需求仍有令楼市复苏,推动房价回涨的能力。而中央政府恰逢此时出台政策,非常强烈地表达了坚决调控楼市的决心。
“提高首付比例一条最具实质杀伤力。”北京庄凌顾问有限公司负责人,资深地产界人士张映光认为,这条无疑将令刚刚出现回暖的市场再次休克。“中央政府看似已经摸清了房价反弹的连锁循环反应,即刚性需求刺激成交量回升,成交量回升推动价格上涨。那么,如果此次楼市回暖的主要驱动力量是刚性需求的话,就一定要把刚性需求的气焰,也打压下去。 ”
在此前,北京等城市的房价已经开始出现复涨的势头,房山、大兴等区域的楼盘也重新出现了许久未见的排队抢购现象。而选择在十一前夕出台这套政策,也是为了避免国庆长假期间出现过于强烈的楼市反弹现象。
除对刚性需求的遏制之外,此次调控也有向二三线城市扩展的迹象。4月份的调控中,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成为调控的中心点,出台了极其严厉的调控细则。但全国许多二三线城市并未严格执行“国十条”,“国十条”中有关各个城市依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执行政策的条款也为此放开了口子。
但29日新政却提及,“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严格施行问责制,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一定会有很多二三线效仿北京出台限制购房,或限制外地人购房。”张映光表示。
上海易居房地产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也认为,29日晚间的五条新政已经全面突破了4月份国十条的要求,可以被视作是新一轮调控的开始。其中商业银行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以及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这两条是全国一刀切式的政策,不再像“国十条”那样只要求房价过高城市有选择性的实行。将有利于打压投资投机性购房,尤其是外地投资投机者。
而有关房地产税即将出台的警告则被视为再次对市场发出的风险预警,其作用在于进一步打压市场对楼市复苏的预期。
- “金九银十”:房价上行预期强烈 09-30
- 保障房欠缺融资模式 土地闲置风险大增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