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意见稿成型 方案或10月定稿(1)
张向东 降蕴彰
2010-09-06 07:29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向东 降蕴彰 时光转瞬,中国即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

站在这样的交接点,面对纷繁的争论,我们看到,“十二五”规划中,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正在涌动。

这种思路根植于工业化后期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源自于改革以来发展方式的争论,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留给中国的新命题。

自本期开始,本报以“收入分配改革”为起点,刊出关注“十二五”规划系列报道。

踯躅不前的收入分配改革随着“十二五”的临近,再次进入密集研讨期。

本报获悉,近期,全国人大财经委、民盟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先后召开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研讨会,并都拿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分别上报。此外,国家发改委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在反复修改后,也将再次提交国务院。

上述四方分别拿出的方案中涉及改革建议的重点内容,主要集中在财税改革、转移支付、改革垄断行业收入格局、社会保障等二次分配领域。以二次分配为突破口,在初次分配中辅以行政干预的思路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共识。

收入分配改革是“十二五”规划中要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对“十二五”规划进行审阅和讨论。

知情人士透露称,国家发改委最终出台的方案将是各方建议的综合版本,侧重强调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方案出台后还会有相关实施细则公布。

另据知情人士称,作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配套文件,“人保部起草的《工资条例》明年一定会出台。”

四方案汇总

今年8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和民盟中央的收入分配调研组相继回京,随后连续召开相关研讨会,邀请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等专家学者讨论相关政策建议。

据了解,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组的初衷是为了“十二五”规划,民盟中央调研组则是受到中央直接交办。今年5月开始,全国人大财经委和民盟中央先后奔赴各地就收入分配改革展开大规模调研。民盟中央调研组成员说,在国家发改委连续五年都迟迟不能拿出改革方案的情况下,中央希望能够从更多的层面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另据悉,国家发改委起草的收入分配方案,目前也在征求各方意见,其中包括来自全国人大财经委和民盟中央的建议。国家发改委人士对本报表示:“方案迟迟不能拿出的原因,是因为收入分配改革涉及部门太多复杂。如果我们提出加大财政投入,财政部不同意就不行,如果要对垄断行业的收入做改革,国资委不配合也不行。”

在参与提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四个机构中,全国工商联是最后一个参与进来的。目前起草完毕的改革方案已于近日提交国务院。全国工商联人士告诉本报,民营企业占到了全国企业数量的90%以上,是这场收入分配改革中涉及最多的群体。

据透露,全国工商联的改革方案主要从保证民营企业职工收入、减少政府对民营企业税负、破除垄断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等方面。此外,全国工商联还在方案中建议,用五年的时间,将全国最低工资标准翻一番;对上市公司发行原始股瞬间获得暴利的行为征税等内容。

按照计划,今年10月,全国人大将审议“十二五”规划,其中收入分配是重要部分。国家发改委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将成为落实“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文件,此外还有相关配套文件需要出台。

前不久,全国人大已经催促国家发改委尽快拿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了。“总不至于‘十二五’规划都出来了,发改委的方案还没成型吧?”知情人士称。

此外,由人保部负责起草的《工资条例》目前已经成型,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据悉,在人保部起草《工资条例》期间,与国家发改委负责起草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部门一直保持着密切沟通。《工资条例》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配套文件和措施的一部分,该条例的成型也在倒逼国家发改委尽快拿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二次分配成重点

按照国民收入分配方案,初次分配主要指市场经济活动中,国家的生产和进口税收、企业的净营业盈余以及居民的收入报酬;二次分配主要是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的现金或实物。

目前来看,几方有关收入分配改革的建议中,均明确指向二次分配领域。

全国人大财经委和民盟中央均提出,要通过税收加大对垄断行业和企业的收入调节。而对于充分竞争的行业,政府则应该降低税负。此外,中央应当将财政支出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和相关的转移支付方面,相关调研组成员将其称为“藏富于民”。

据悉,民盟中央关于分配方案调研的重点是经历过一番调整的。之所以以二次分配为重点,大多数人认为,原因是初次分配中政府所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