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有两大争议 工资条例年内难出台
何晓鹤
2010-09-02 07:57
订阅

记者 何晓鹤 据媒体报道,由于在工资集体协商、垄断工资管理等核心要点上仍存在争议,众所期待的《工资条例》今年年内恐难以出台。

一位参与起草的权威专家透露,最近相关部门又一次组织了关于《工资条例》的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与前几次座谈会传出来的“年内出台”信息不同,从此次调研座谈的情况看,立法进程并不乐观。

《工资条例》由国务院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具体参与起草。上述专家称,《工资条例》之所以迟迟难以出台,重要原因是在多个问题上存在比较大的分歧。

根据此前已经报道的《工资条例》草案内容,垄断企业尤其是高管工资的限制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但由于草案中包括“垄断企业涨工资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等部门审批”的内容,知情专家称,这使得草案在确定过程中,一方面遭遇到了来自相关部委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遭遇到此举是否有干涉企业内部管理之嫌的质疑。

另一个争议则源于以工资集体协商为核心的工资确定方式。根据协议草案,如果劳动者提出就工资定额进行谈判,企业一方必须接受。但这一规定在执行上面临很大困难。

“如果企业方不配合,怎么办?进行行政处罚?不可能。把它归于"因签订集体合同引起的劳动争议"?也不具备可操作性。”一位劳资关系专家评价说。

目前法律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规定还比较模糊,没有强制性规定,工资集体协商多在地方工会的强力推进下进行,且常常是流于形式。

除了上述两个争议,有经济学者分析认为,《工资条例》之所以难产,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政府对经济下一步的走向仍存担忧。如果宏观经济向好,提升职工工资水到渠成;反之,提升职工工资有可能造成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从而影响就业。

“说到底仍是要效率还是要公平的问题。从我个人观点来说,改革开放30年一直是效率优先,现在是时候多考虑一下公平了。”这位学者表示。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