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审计署对国家档案局(以下简称档案局)2009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局本级和所属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3个单位,并对有关事项进行了延伸审计。
一、基本情况
档案局为中央财政一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由局本级和8个二级预算单位的预算组成。财政部批复档案局2009年度的部门预算支出为50 466.86万元(指财政性资金预算,下同),其中财政拨款50 466.86万元;档案局决算(草案)反映的当年预算执行数为27 763.88万元;其部门预算与执行结果的差异总额为22 702.98万元。
本次审计档案局本级及所属单位2009年度预算支出共计44 281.44万元,占部门预算支出总额的87.74%。审计查出预算执行中不符合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金额3662.11万元,其中2009年3104.58万元,占审计预算资金额的7.01%;账务记录等不规范问题金额1352.65万元。
审计结果表明,档案局2009年度预算收支基本符合国家有关预算和财经法规的规定,会计处理基本符合会计法、相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能够认真做好本部门预算编报的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预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认真整改了以前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扩大范围支出2017.75万元。
2009年,档案局在基本支出中列支1236.98万元、在项目支出中列支621.45万元,分别用于无预算的礼堂局部装修、道路改造以及车辆修理、购置礼品等支出;所属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5个项目经费中,分别列支130.62万元、28.7万元,用于购置设备、旅行车及旅游支出。
(二)在往来科目核算部分收支,造成少计收入800.57万元、支出30.47万元。
至2009年底,档案局将2002年和2005年收到的工程款结余166.88万元和房租收入余额24.91万元放在“暂存款”科目核算;所属中国档案报社将房租等收入65.78万元计入了“其他应付款”;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课题费等收入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当年收支分别为177.26万元和30.47万元,年末余额为512.53万元。上述造成少计收入800.57万元和支出30.47万元。
(三)少计固定资产2091.64万元。
2009年,档案局新投入使用的配电室改造工程等项目投资总额2091.64万元,已办理了竣工决算,但未作固定资产核算。
(四)接受虚假发票报账33.92万元。
2009年,在档案局食堂伙食费及托管费报账凭证的发票中,有虚假发票金额共计33.92万元。
(五)药品实物管理不够严格。
档案局医务室2003年成立以来购买药品支出共536.30万元,直接在基本支出中列支(其中2009年103.51万元),均没有完整的药品出入库记录和实物台账。
三、审计处理情况和建议
对上述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对扩大范围支出的问题,要求归还资金原渠道;对少计收支和固定资产的问题,要求调整有关账目;对接受虚假发票报账的问题,要求更换为真实发票;对药品实物管理不够严格的问题,要求加强管理。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建议:档案局应严格预算编制和执行,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和对所属单位的监管。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档案局在审计前开展了自查,并纠正了自查出的问题。对这次审计发现的问题,档案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通报了审计情况,成立了整改领导小组,逐条研究整改措施。对少计固定资产的问题,档案局在审计期间成立了以主管副局长为组长的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增加了资产管理人员,全局正抓紧进行资产清理和相关账目补登工作;对接受虚假发票报账的问题,已索取更换为正规合法发票,并加强了财务审核。其他问题正在进一步整改中。
- 社保基金会虚假发票报账371.69万元 2010-06-24
- 保监会提高标准支出213.71万元 2010-06-24
- 百“团”大战 2010-06-24
- 中国气象局自行安排项目预算1819万元 2010-06-24
- 中国工程院未经批准调整预算1175.79万元 201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