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县级国资监管新模式有望全国推广
康怡
16:14
2010-05-27
订阅

记者 康怡 “义乌市在高开放度高民营化高市场化条件下,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县级国有资产监管、发展壮大地方国有经济的新路子。” 5月27日在全国县级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现场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对义乌国资监管新模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表示“他们的经验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据义乌国资委相关人士介绍,义乌在实施新一轮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中,打破行业主管部门各自为营的利益格局,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原则,划清行业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成立国资局和四大国资公司,重组整合了原分属行业主管部门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源得到了较好配置。

具体而言,国资局的工作重点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落实监管、经营、考核等责任。四大国资公司重点研究发展战略和企业运营。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义乌国资共涉及经营性企业26家,资产总额260.71亿元,所有者权益125.28亿元,国有权益92.56亿元。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9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11亿元,净利润8.66亿元,上交各种税收5.49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3亿元。2009年,义乌市生产总值达到519.5亿元,人均GDP达10460美元。

黄淑和表示,从各地来看,县级国有资产存量并不少:除现有的一块外,政府对公共设施的投入会增加一块,行政事业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会转化一块,国有资产通过经营运作也会放大一块。

为此他建议各地都应该发展培育一些优势企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义乌模式”并非所有地方多适用,在推广时还必要考虑到各县的经济水平以及国资总量,如果规模太小,并不适合该模式。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