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地产转让升温 发力者难寻(1)
康怡
07:12
2010-05-26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康怡 央企地产转让项目的热度正在随着气温一起往上走,最近两周,越来越多的转让项目频现北京和上海的产权交易市场。

有知情人士称,国资委要求大部分企业都在一年或是两年之内退出。不少市场人士也将近期央企扎堆挂牌转让看成是国资委退出令的威力所在。不过,在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王志纲看来,央企这次退出更多是和自身结构调整,而且未来这种调整会成为一种常态。

“目前房地产市场前景不明朗,现在在价格还算高位的情况下把一些不好的项目转让出去,也算是未雨绸缪。”王志纲说。

扎堆挂牌

5月19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挂牌项目中,深圳中建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的项目引人注目,这家企业的“大当家”正是国资委在两个月前发出“退出令”的78家央企中的一家,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退出令”发出后,78家央企退出行动开始加快。

根据上述两家交易所的挂牌信息显示,目前挂牌项目中转让的地产业务分别隶属于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南光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央企,它们都贴着非房地产主业央企的标签。

目前上述转让项目规模不一,盈利状况也不尽相同,既有100%股权整体转让的,也有转让部分股权的。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转让项目中涉及到的国有员工数量并不多。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转让的上海中国石化大厦置业发展有限公司48%股权项目为例,这个转让金额高达1.13亿元的央企地产项目中涉及到的国有企业员工仅仅2人。

就在国资委的退出令刚刚发布之时,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78家央企地产通过市场化手段退出最大的难题就在于国有企业员工安置。

“从现在的情况看,国有企业员工安置的问题并不会成为央企寻找合适接盘者的障碍。”王志纲表示。

上述提到的中石油转让项目中,开出的受让方的条件也并不高,只要是合法存续的境内企业组织,或符合《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及外商投资目录等关于境外企业组织购房管理规定条件的境外企业组织,都可以接盘。

 1  |  2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