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热概率大过向下风险 资金流向预示新钱景(1)
孙健芳 杨兴云
07:19
2010-05-05
订阅
 1  |  2  |  3  |  4 

编者按:每个季度,经济观察报都对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形势进行调研,以期待从微观主体行为和产业发展趋势上,理解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走势和方向。

此次调研共花费12个工作日,涵盖温州十多家制造企业、多家金融机构和商会,上海的港口、矿业投资公司、制造企业、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负责人,苏州、广州、东莞的一些企业,同时记者还走访了深圳公募股权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负责人。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孙健芳 杨兴云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普遍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但部分产业有过热的风险。微观实体则传递出物价上涨信号。至于近期出台的地产新政能否引发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目前各经济区域分歧较大。

未来宏观经济突然出现下跌概率很小,但民营企业由于预期乐观,存在盲目扩张产能的风险。资金已经开始流出房地产,其新流向也引发新的机会出现。

趋势

记者在此次走访和调查过程中,从企业角度看宏观经济,有几个趋势仍在延续。

第一是经济向好趋势不变,在温州和苏州一带,接受调研的企业普遍表示,目前企业订单情况异常的好,没有淡旺季之分。

温州瑞安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中心,由于受国内汽车消费拉动影响,多数企业对今年业务增长十分乐观,一些企业表示2010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可以达到100%,温州当地一些做服装和眼镜的外贸企业也告诉记者,今年公司销售预期增长率超过20%。

相比之下,珠三角经济情况不如长三角,东莞的外贸企业预期,2010年销售增长率20%左右,不过东莞整体经济仍没有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去年东莞一些小企业由于缺乏订单而倒闭,很多地方仍然空置大量厂房,那些生存下来的大型企业今年业务情况则较好。

除了企业层面继续走好之外,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依旧不小,在很多二线城市,如扬州、苏州、杭州、深圳都在大力进行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个趋势是企业对通胀的预期比官方表述的要严峻,目前官方对通胀的表态仍是温和通胀,并且是可以控制的,但接受调研的企业普遍认为,今年物价涨幅肯定超过政府制定的3%的目标。

影响通胀一个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虽然政府不断强调,过去五年中国粮食丰收,目前国内粮食储备充足,但今年冰雪灾害和西南旱灾已经强化了人们对下半年食品涨价的担心,很多人将自己的感觉告诉记者,“国内一些大中型城市超市中的水果、蔬菜价格比往年涨幅都大,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猪肉价格在短期出现下跌,但下半年猪肉价格是否重回上涨趋势也值得担心。”

经济中的第三个趋势是产业复苏并不一致。虽然今年一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24.19%,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但是重工业用电量远远超过轻工业,反映在此次经济复苏中,下游产业的复苏远远没有宏观经济数据表现那么强劲,这在珠三角表现更加明显。

传统产业中,企业占据市场份额正在分化,一些金融行业人士表示,未来银行业会出现坏账恶化的情况,在此过程中,一些银行可能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另外银行市场份额会减少。同时,未来企业兼并收购也是一个趋势,但这种趋势不会在今年大规模发生。

对比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记者调研发现,长三角经济区无论从经济地理、人才储备、物流体系,还是从金融服务、制造业和技术升级各个角度已做好再次腾飞的准备,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区域中最有活力的板块。

相比之下,珠三角相对缺乏活力,这主要因为在一个经济地理概念下,整个珠三角缺乏统一行政区域规划。深圳、东莞的一些官员抱怨,珠三角各经济区相互协调能力不足。在人才配置上,虽然深圳、东莞拥有大量电子制造企业,但技术水平比长三角低一个层次。在人才储备上,珠三角也不具备长三角的广度和深度,这必然会影响其珠三角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

 1  |  2  |  3  |  4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