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方向:打破一考定终身(1)
刘金松
07:07
2010-03-23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见习记者 刘金松 备受争议的高考制度,终于有了一个确定的改革路线图。

3月28日,将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不出意外,这个经过40多轮修订的规划纲要,将成为指导中国教育未来10年发展的行动纲领。

《规划纲要》中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内容,为纷纷扰扰的高考改革之争,指明了方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将是未来的改革目标。

改革定调

“高考制度必须改,”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但如何改却一直难以达成一致。自2007年开始,一场针对现行高考制度改革的实验,已先后在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展开。

从目前实验的结果来看,并没有出现获得公众广泛认可的方案。在第一批参与实验的4省区中,突破较多的广东反而引来了最大争议;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高考改革更是经历了 “十年内换了5个方案”;2009年10月获教育部批准的北京新高考方案,也被认为“过于保守,基本没亮点”。

“《规划纲要》整个文本都是以问题为中心,针对性比较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规划纲要宏观课题组成员、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褚宏启解释说,从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也可以看出来,整个征求意见稿分三栏,左边是存在的问题,中间是正文,右边是创新的对策,“它基本是介于非常宏观的政策和行动计划之间的那种文本,相对来说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具体到高考改革,主要问题归纳为:一考定终身;单纯依靠高考成绩,选拔标准单一;不同层次、类型学校使用同一张考卷;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不利于素质教育;各省入学竞争机会不公平;高等学校选拔自主权不够。

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则定为:逐步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建立健全多元录取机制。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认为,“《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从这个目标来看,改革力度相当大。”他本人也参加了《规划纲要》改革部分的专题研究和文本撰写。

打破“一考定终身”

在此次《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一考定终身”被列为先行高考制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与此相对应,“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则成为未来高考改革的目标。

 1  |  2 
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 (共有条评论) 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