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伟勋 全国人大代表孙菁发现自己不太能读懂被称之为“国账”的政府预算报告。不仅是她,似乎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有同样的苦恼。
53岁的孙菁是山东省聊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3月10日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她坦率地提出这个问题。她说,尽管近几年的政府预算报告年年都有亮点,但仍然太粗,内容专业,直观性差,加上时间短,真正读懂这本国账的人大代表不多。
孙菁说,家里的钱她一般不管,但作为人大代表,要管好国家的账,确保钱花在应该花的地方。
此前,孙菁曾参加过全国人大举行的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但因时间短,而且只是听、未真正审,仍然看不太懂,很想通过参会得到学习提高。但拿到今年的政府预算报告,她发现自己仍然看不太明白。
孙菁最关心今年政府预算中涉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有多少,但她没有找到答案。
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领到厚厚一摞的政府预算报告、预算草案、100多个中央部门的预算草案,还有预算审查参与资料和说明注释等资料。或许是因为过于专业和复杂,很多代表感到难以读懂,甚至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这些资料,都不太容易。
3月7日,人大代表分组审议今年的政府预算报告。细心而又认真的孙菁把发当天的会议简报做了粗略统计,发现简报共记录了844人次的发言内容,但仅有109人次的发言提到审议预算报告,真正提出意见的只有56位。审议的重点仍然是政府工作报告。
审查批准预算报告及其草案,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但一些人大代表在履行这项职责时,由于预算报告较为专业,部分人大代表自身的履职能力有待提高,造成实际的审议效果相对有限。
有报道称,2009年政府预算报告审查前后,实质性修改仅有四处,包括修订了两个词,加了两句话,关于预算资金收支没有任何变化。
今年的情况似乎有所改善。例如,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预算报告时,20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其中,李逸平代表说,要进一步合理安排中央部门预算,加强把关、审核,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后评估。樊芸代表说,有些预算科目名实不符,建议予以改进。金兴明代表说,计划报告提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与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提高国民收入占GDP比重的基调不符,也明显低于2009年8.5%的增幅,建议适当提高。
如果每位人大代表都提出这样中肯的意见,政府预算报告会更加科学合理,纳税人的钱也能花得更加清楚明白。
孙菁说,要提高人大代表审议预算报告的能力,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培训,使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审好国账。另一方面,人大代表也应主动加强学习,掌握审查预算的专业技能。此外,有关部门在编制政府预算报告时,应去专业化,让代表能看得清楚明白。
“审查预算是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孙菁说。
- 把眼光放远点 代表委员大处着手 2010-03-12
- 薄熙来会记者 2010-03-12
- 两会议案的遗憾:避开难啃骨头 2010-03-12
- 为什么基层代表爱唱空话? 2010-03-11
- 我突然不再崇拜我的偶像 201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