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长回应统计数据与百姓感受存在差距
记者 张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21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对于统计数据与百姓的感受存在差距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作出了回应。马建堂表示,CPI的统计反映的是若干商品服务价格在一定时期的综合平均数字,个人对自己收入水平增长的感受和统计数据不一致,“不能说不正常。”
会上,马建堂说,每个人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每个人对自己收入水平增长的感受和统计数据不一致,“我认为不能说不正常。”我们每一个人去购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处的市场是不一样的,而CPI的统计反映的是居民用于消费支出的一揽子商品、服务,若干个商品服务价格在一定时期的一个综合平均的数字。无数个复杂的价格变动要通过一个比较简洁的数据刻画出来,我不能做到让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一样,否则我就要统计13亿人口感受的物价,我们国家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支持统计部门。
马建堂还表示,CPI总体上讲反映了一些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比如说,11月份、12月份的鲜菜价格,我们同比、环比上涨5.9%、16.4%,12月份的鲜菜价格的环比上涨16.4%,这反映出现实。
他说,公众感受涨得比较高的一些价格,比如资产价格、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本身不在CPI里面。他说:“我也注意到很多朋友的建议,CPI为什么不把购房价格反映在里面呢?居民消费价格反映的是居民用于消费支出的物品和商品的价格变动,而购房在我们统计定义里是作为投资的。”当然,与住房有关的一些支出价格是包含在CPI里头的,包括房子的租金、水、电、气的变化,比如自来水、居民用电的电价、天然气价格、房子的维修价格是包含在CPI中的支出类里面的。

- · 户籍改革不能加深城乡鸿沟 | 2010-02-23
- · 赵伟:开年经济数据亮点背后有隐忧 | 2010-02-22
- · 重新审视渐进式改革 | 2010-02-05
- · PMI指数显示物价与就业压力仍较大 | 2010-02-01
- · 北京最低工资有望涨10% | 201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