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激计划周年盘点 两面性已经凸显
刺激政策的两面性也随之凸显。产能过剩再次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通胀预期日渐加强,市场对楼市泡沫的担心也卷土重来。
2010年,扮演中国经济 “救火队长”的投资政策会如何变化?政府会削减4万亿投资计划吗?通胀究竟还离我们有多远?楼市还能否持续火爆?
11月24日,在第十期月度经济观察论坛上,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李迅雷、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顾云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投资政策走向
张汉亚:去年11月份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了4万亿投资计划,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虽然投资对经济恢复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需要的项目不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后续资金没有保证就仓促上马,一些地方的首长工程、形象工程又开始大量出现。调查至少有40%的项目没论证。
第二个是放松了市场准入的闸门。2005、2006年我们提出要收紧准入闸门,刚进行了没两年,2008年金融发生了危机,一直到今年应该说是放松了准入的标准。很多前几年根本没批准的项目,现在都上马了。
第三,民间投资增长相对缓慢。从统计数据看,上半年投资增长较快的行业基本上都是政府投资支持的公益性和基础性行业,民间投资不够踊跃。光有政府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跟不上,增长将难以持久。
四是对经济影响较大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缓慢,一些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五是大项目和特大型项目的比重较大。从对促进就业的效果来看,现在实际上真正影响就业的是产业结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这方面多投资,对就业的贡献率最大。
今年开工项目将在2010年进入建设高峰区,这个将表现在明年投资上。同时,2009年经济的快速恢复和企业效益的好转,使企业具备了增加投资的条件,为2010年的投资快速增长打下了基础。此外,国家2009年采取的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投资增长的政策措施将在2010年逐步见效,民营投资将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也都需要靠投资,这方面投资的压力也是很大的,2010年上半年投资可能会出现较热的局面。
因此,即使国家可能在2010年转变宏观调控的方针,采取对投资进行控制的政策,包括削减2010年的4万亿投资计划,但上述因素必然会使2010年的投资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明年如果确实很快的话,可能也没有必要再实施这4万亿的计划了。
李迅雷:目前我们强调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一方面我们出口需求减少20%,另外一方面我们总体产能又增长10%,我们虽然不能够简单说是30%的产能过剩,但至少产能过剩是超过10%以上了。
我们如果把它细分下来,就是目前产能利用率可以看到无论是煤炭、铝、铅,还是玻璃,产能利用率都是非常低的,虽然目前像钢铁,产能利润率还是比较高的,达到90%,国家还是把它认为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对它进行严加控制,更不要说目前其他一些产能利用率比较低的行业了。
顾云昌:房地产的投资在过去几年一直是增长速度高于固定资产增长速度的,你说房地产投资过快,为什么大家觉得供不应求呢,说明需求太旺盛了,一个是自助性的需求,一个是投资性的需求。
我们的实体经济,许多产业产能是过剩的。现在实体经济还没有完全热起来,企业家的钱投到哪儿去了呢?大企业家有钱的买地,钱少的买房。在地产繁荣的同时,一些城市的资产又起来了。
通胀预期与资产泡沫
张汉亚:通货膨胀本身是货币现象,当货币超过实物的数量之后,严格来讲,实物价格是上升的。在供不应求的条件下,多余的货币涌向货物,就会造成价格的上涨,现在大蒜也是被垄断,价格也是在上涨。
从猪肉的价格来讲,2006年卖不出去,2007年价格高度上涨,特别是2007年之后猪肉价格没有快速降低,农民养猪的积极性没有明显降低。最近一直是比较平稳的,波动,每天价格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一直反对说马上面临通货膨胀的问题。
生产过剩了,国家控制生产,今年投资增长的话,这种增长不会扩大目前的过剩局面。这主要涉及到大家争论的通货膨胀问题,大家一看贷款发多了,钱多了,就出现了通货膨胀。
李迅雷:我从年初就认为中国不具有通胀的可能性,包括明年,我认为通胀依然还是非常温和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证明通胀,我讲的通胀是CPI意义上的通胀,确实没有对我们经济构成什么威胁。
CPI肯定是受货币发行量的影响,但是它有不同的供需关系。不是说只要M1增加就必然会拉动CPI的上升。产能过剩会领先CPI一年,在一年以后CPI会有所增长。
丁志杰:这场危机各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计划,拖住了经济,包括危机国家、新兴国家经济的调整是不到位的,所有的问题被一个新的泡沫覆盖。
现在看来,新兴市场国家有可能再次面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宏观经济状况,你会看到经济会出现一些过热,同时通货膨胀上升,还有就是资产泡沫问题。
从近期来看,股市的走势和热钱流动的方向应该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一点我觉得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中国目前来看需要加强资本流动的管理,特别是资本流动的监测,我们应该有预案。最重要的,8月份资本流入的增加,最重要的就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同样在升温,这样来看,人民币回来需要择期调整,这样也有利于化解热钱的冲击。
楼市难续火热?
顾云昌:现在的宏观经济环境还是仍然在助推泡沫的过程,问题是如何让正常需求带动我们的增长,满足老百姓买房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控制虚火过旺。我想从三组数据看中国楼市。
第一组数据3.15万亿和5.7万亿。这是一个房屋销售额,今年1-10月,每个月大概3000万老百姓买房,一共花了3.15万亿来买房,这买的是新房。如果加上二手房,我想加在一起5.7万亿没问题。
我想,我们一年很可能花5.7万亿到6万亿的钱来买房的,但是今年全社会的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估计大概是12万亿,也就是说差不多房屋销售量接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半。
政策促进了地产的繁荣。国家鼓励大家买房子,特别是利率政策,首付款20%,买第一套房子打七折。所以中国经济跟房地产市场是联系在一起的,和宏观经济整个政策,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密切联系在一起。
第二个数据6.64亿平方米和3.77亿平方米。6.64亿平方米是今年1到10月份卖掉的房屋面积,3.77亿平方米是今年竣工的房屋面积,有的是配套房不能卖的,我们这里面差额是3亿平方米。
这说明中国楼市的总体情况是供不应求的,这是实质问题。我们中国楼市总体上是供不应求的,特别是大城市尤其明显。
第三组数据,45.7%和32.9%。45.7%是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城市化水平,32.9%是2007年调查机构调查出的中国的城市化率。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是扩大内需的主要引擎,中国的潜力在哪里?中国的市场在哪里?在城市化。
我想总的基调,2010年可能是相对平稳的一年,不会像2009年那样起伏比较大。
张汉亚:房地产投资来讲也是在恢复增长。今年1、2月份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4%,到10月份的时候已经增长18.9%,比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因为去年上来的房地产投资增长35%,所以今年上半年的投资相对差距非常大。
李迅雷:为什么上海、北京这种大城市的房价涨,实际上这也是一个物以稀为贵的表现,我专门算过日本、美国、韩国、印度这些国家的大城市化率,这是世界银行统计的指标,大城市人口占整个城市人口的比例,日本达到百分之四十几,韩国应该也在25%以上,中国是非常低的。
我专门算过中国目前收入结构当中,城市当中最富裕的10%的人跟最穷的10%的人收入差距是20倍,由此导致了我们目前这么一个特征。我想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大家应该知道,但是作为一个投资机会,也应该会出现。

- · 汇金副董: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应市场化解决 | 2009-12-07
- · “三胺事件”一年 中国乳业市场恢复 | 2009-12-07
- · 我为什么主张“国退民进” | 2009-12-07
- · [早评]中央经济会议结束影响股市几何? | 2009-12-07
- · 首只重点投资澳洲市场的基金获批 | 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