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大学报告预测09年GDP增长8.56%(1)
记者 张然 特约记者 雪婷 11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报告预计,09年GDP增长8.56%、CPI增长-0.7%,贸易顺差较2008年将减少874亿美元,2010年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42%,但季度同比与09年相比呈现“倒V”型。
报告称,在强大的刺激政策与存货调整周期的作用下,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成功走出了自2008年3季度以来深度下滑的低谷,实体经济出现超预期反弹,通胀预期开始抬头,资产价格快速提升,宏观经济景气快速回升,但外需下滑严重。预计全年GDP增长8.56%、CPI增长-0.7%,贸易顺差较2008年减少874亿美元。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开始进入“政策刺激性反弹阶段”向“市场需求反弹阶段”的过渡阶段。这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超预期反弹具有“政策主导性”、“结构不平衡性”、“动力不稳定性”、“增长要素缺少互动性”以及“总体发展方向的易变性”等特点,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将步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出现“双W轮动”的调整模式,面临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五大变化
报告的发布者——中国人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原春表示,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总体而言,GDP全年增速将较2009年持续回升,但季度同比增速却与2009年相反,呈现出轻微的下滑趋势,呈现“倒V”型,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42%。
二、在基数效应和政策调整的作用下,投资增速出现回落,但由于中长期投资项目的惯性等因素,2010年投资增速将在25.4%左右。
三、受消费信心回升、消费刺激政策的持续、收入政策的改革以及收入绝对水平上台阶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名义增速持续提升,达到18.2%,但剔出价格因素之后,消费的实际增速较2009年有轻微回落。
四、世界经济虽然提前摆脱了经济衰退,但复苏的道路依然漫长。这决定了2010年进出口增速将得到改善,但绝对水平依然较低,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1.3% ,进口增长13.3%、出口增长12.2%、贸易顺差出现小幅回升。
五、在经济复苏和货币投放的滞后效应的作用下,2010年全社会流动性依然充裕,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水平将出现双双提升的局面,但物价水平上涨幅度将明显低于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预计2010年信贷总量将收缩至7.2-7.8万亿,狭义货币供应M1增速为17.2%,M2增速为18.3%,CPI增速为2.4%,GDP平减指数为2.9%。2010年,中国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资产价格的高涨可能成为关注的重心。
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是,以“以进为退”的策略,来突破目前所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和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 “以退为退”、“以稳促退”的策略将无法实现“经济全面复苏”与“宏观刺激政策顺利退出”的二元目标。
“以进为退”、保持中国较高的增长速度、在高速中调结构和促改革、在连续性中谋退出,可能是中国近期的最佳选择。在宏观调控中相对弱化“结构目标”、“通胀目标”、强化“速度目标”是解决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有效之道。
防止出现过度的“国进民退”
报告还对2010年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1、“以进为退”的本质并非是单纯保持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政府性反弹的持续或加速打下基础,而是要在保持政府刺激性需求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扶持市场性需求方面大规模进入,为市场性需求的复苏以及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打下基础。因此,未来货币政策应当进一步强化流动性对于实体经济的渗透,而不是防止价格的复苏。未来的财政政策应当强化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资形成机制的改革、民生工程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建设,而不是进行基础建设投资的。财政赤字在2010年财政收入上扬的前提下不宜减少,货币政策在维持M2和M1正常增长的同时,新增信贷总量不少于7.2万亿。
1 | 2 |

- · 他们眼中的2009/10年 | 2009-12-01
- · 赵晓:经济稳定发展高于防通胀 | 2009-11-30
- · 政治局会议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2009-11-27
- · 巴曙松:明年经济增长可能超预期 | 2009-11-24
- · 刘元春:中国宏观政策未到退出时刻 | 200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