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经济重回快车道 明年基调“稳增长”

订阅
2009-11-14
孙健芳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孙健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继续在持续回升的快车道上行驶。

随着中央经济会议即将在12月召开,新经济基调的雏形日渐浮出水面。

有学者认为,明年政策有可能从“保增长”转为“稳增长”。

但由“保”到“稳”如何调整,政策是全部退出还是部分退出?目前官方和民间、内资和外资各有说法。

经济驶上快车道

在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召开的发布会上,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不断强调,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增强。之后,在最新的一期宏观经济的报告中,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用《经济快车道匀速前进》一词描述了中国经济的稳步上行。

的确,中国经济在持续回暖,直接表现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在加快,今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是3.8%,3月份上升到8.3%的新台阶,之后在8月再上台阶达到12.3%,9月份为13.9%,10月份达到16.1%,已是连续6个月同比增速加快。

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7%,其中消费、投资贡献分别达到4和7.3个百分点,外贸贡献则是-3.6个百分点,此模式在第四季度被改变。“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代表终端需求的消费和出口增速在10月回升明显,而代表中间需求的投资和进口则增速有所下降。”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指出。

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分别为31.6%和28.4%,较9月分别降低3.5%和8.7%。盛来运的解释是,“一般到第四季度,因为新的项目少了,投资都会有一点回落。”

但统计局并不担心未来投资回落太快,一方面因为投资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因为10月份新开工的项目比较多,统计局预计投资会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相比投资,消费带来更多是惊喜。10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长16.2%,实际零售增长16.7%,分别比9月升高0.7%和0.4%。统计局分析消费增长加快有五个原因:第一是前三季度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增长都超过了9%,居民收入增长必然会增强消费;第二是居民消费环境在继续改善;第三是居民的消费信心在增强;第四,包括汽车在内的消费的热点都很成熟。最后一个原因是国庆和中秋双节的消费效应是比较明显的。

对于未来,统计局表示消费仍值得期待,“从10月份的数据来看,消费的贡献率在增加,接下来是元旦、春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会有所提高。”盛来运分析。而中信证券预期2009年四季度消费零售增速将达到16.5%。

相比前几个月,外贸对经济的负拉动作用开始减弱,10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值1107.6亿美元,同比下降13.8%,相对上月缩窄1.42个百分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出口经季节调整同比下降9.1%,降幅收窄达11个百分点,显示出明显加快的复苏趋势。”中信证券诸建芳认为,随着外围经济逐步回暖,中国出口也有望继续走出困境。

除了上述改变,还有三个可喜现象在发生:第一是39个工业大行业全面增长,10月份比9月份加速增长有28个大类。第二,统计局重点监控494种重要产品中,80%的产品产量都在加快增长。最后,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6个省区市的工业增速在加快,10月份主要经济大省的经济增速比9月份明显加快。

“中国经济现在仍然处于一个继续企稳回升的阶段,而且回升向好的基础。”11月12日,在“经济每月谈”论坛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说,就此统计局新任发言人也强调:全年保八的目标是没有悬念的,现在这种结论更加准确。

“稳增长”基调有雏形

“保八”无悬念之后,经济学家普遍开始呼吁,下一步经济政策必须作出调整。

“去年下半年危机突如其来,当时上万家企业停产,千万农民工被迫回家,如果经济继续下行,最终不仅仅经济不稳定,社会也会不稳定,所以我们第一个目标就是保增长。有病就要吃药,随着病情好转就可以减少吃药了,或者可以换个药吃。”姚景源说。

但政策如何调整,是全部退出还是部分退出?目前官方和民间、内资和外资各有说法。

政策调整开始出现两难。一方面,政府担心政策快速退出会导致经济再次下滑,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从环比来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环比增幅为0.8个百分点,比9月份、8月份的环比增速回落了1.3个百分点。另外,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重工业的增速明显高于轻工业增速,工业的出口加工同比增速还是负,不能盲目乐观。”盛来运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也认为经济回升不等于经济复苏,“官方最近始终都是讲经济回升的基础或者是回升向好的势头很明显,但我们不认为这个现象已经可以叫经济复苏。”范剑平说。

范剑平认为,“经济回升”可以是政府投资拉动,而“经济复苏”是企业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投资。“如果企业的投资只是投在了回补库存上,而不是固定设备,也不能叫经济复苏,只是经济回升。”范剑平说,他认为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增长点不明朗、企业难有大规模固定设备投资热情的情况下,保持一定力度政府投资是必要的。

但另一方面,范剑平也担心,如果明年政府为了强调保增长,进一步铺大投资的摊子,很可能会出现投资的过快增长,未来还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明年、后年我们对经济增长速度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甚至想保八、保十,主要想依靠政府投资保这个增长速度,我们要付出很多代价。”范剑平表示,他认为明年把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定在8%,明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5%左右。

考虑上述两方面因素,范剑平认为,明年政策要从“保增长”转到“稳增长”,“保增长”含有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意思,“稳增长”就是要把握政府投资的力度。“这意味着一方面要政策不能很快退出,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要防止政府投资自身过热,我认为2010年还是应该把政府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已经开动的项目上,保证4万亿的中央投资按计划施工、完工。”范剑平说。

在“稳增长”之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经济企稳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说,他认为温家宝总理到浙江考察时提出调整过剩产能,国务院公布抑制六大行业产能过剩的重大政策都是调整结构的行动。

相比“稳增长”和“调结构”,防通胀问题似乎并不迫切。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1,就此统计局也表示,目前不存在通货膨胀。

但更多的投行认为,中国的通货紧缩已经结束,中信证券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在GDP回升的拉动下,CPI还将继续回升。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趋势未变,中国国内能源价格继续上调,这些因素将继续推动PPI回升,中信证券预计,2010年中国将出现温和通胀,其中CPI全年平均在2%-3%之间,PPI全年平均在3%-4%之间。

考虑这些因素,渣打银行预计,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发生,明年央行的加息次数预期从三次下调至两次,分别在一季度和二季度。此外,预计明年年初央行还将动用人民币信贷的量化指导措施。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