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刺激政策退出不会早于明年三月(2)

订阅
2009-11-10
张斌 任茜

事实上这种交换世界各地都是存在的,但是中国的存在更典型、更让人看得见,所以我不担心投下去都变成废铜烂铁了。

很多我们没有关注的恰恰在经济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把灾难说得太大是错误的。

经济观察报:您认为中国的经济政策退出战略,什么时候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

斯蒂格利茨:应该是在明年3月份之后。中国退出面临的难题是投资拉动——出口导向战略的退出还是制度改革——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变的转型式退出的选择。

曹和平:我个人觉得,物价指数在5到7的时候,就应该考虑从刺激经济向稳定经济这个方面来转换。问我时间的话,我估计大概在明年3月份。

经济观察报:您认为中国是否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危险?

斯蒂格利茨:目前统计数字没有看到。在应对危机的对策上,各国都有通胀的风险。中国不是个例。

曹和平:9月末的时候,广义货币供应量是18.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余额是15.2万亿元,增长29.5%。

M1超过M20.2个百分点,我个人认为,通货膨胀起码在明年3月份之前非常小,虽然货币量增长了29%。造成通货膨胀的话,还要有效购买,这需要企业家信心、银行家信心、消费者信心三个信心合一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个问题。现在企业家信心起来了,银行家信心是由于政府的刺激贷款增加起来的,但消费者信心没有突破百分点。

另外,我个人想,货币发行速度,不见得会变成一对一的通货增长。

有人说,8月之前,中国有7000亿人民币在全世界各地,这钱不在外国或者中国政府,也不在银行,也不回笼。这些货币如果在美元区登岸以后,表明人民币变成储存货币了,就是人民币有了稳定和储藏功能。这是国际核心货币功能。如果美元一直贬值,而人民币挂在美元下边,人民币就更低,不是贬值,会是低谷。在人民币低谷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就更大。而当通货区在扩展的时候,不大可能造成国内的物价上涨。

所以,我觉得人民币有一个登陆的趋势,这种登陆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去冲击充当世界核心货币的国家的货币,这会出现两强相争的局面,但是对中国的宏观管理是有益的。就是它的通货压力不会太大。

明年3月份会不会出现膨胀,关键就在人民币登陆规模的大和小,这是我们完全未知的。回到问题上,明年3月份是一个观察点,但是不见得是一个预测点,关键就看人民币。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