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政策反复拉锯(2)

订阅
2009-08-15
孙健芳 赵宇新

复苏动能减弱

不管怎么样,通胀预期弱化是好消息,但伴随而生的是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7月份,最让人惊讶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7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为32.9%,如果按月计算,7月份实际增幅只有29.7%,远远低于二季度平均每个月35%的增幅。

“虽然中国实行了经济刺激计划、推行积极政策,以及逐步恢复的私人部门投资,我们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仍旧保持增长,但这种增长动能在走弱。”渣打银行中国分析师李炜指出。

李炜还分析,2009年第二季度平均每月新开工项目数为41060个,而7月份仅有29600个,这是从2008年10月以来第一个月出现新增项目减少。上述数据还被房地产投资方面的数据证实,房地产开发投资7月份增长为12.7%,低于6月份14.6%的增幅。“虽说因为季节性因素导致较难判断趋势,但毕竟不是一个好消息。”李炜说。

另外,7月份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8%,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从4月到6月,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增长数据呈现7.3%、8.9%、10.7%阶梯式上涨,但在7月份却形成一个阶段平台,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这个平台走不好就会下台阶。

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还体现在用电量上,6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长5.6%,而在7月份减少到 4.8%,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认为,这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历年7月份经济活动均有放缓,但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经济复苏动能偏弱的佐证。

不过,最让人担心的还是新增贷款数据,2009年7月新增贷款3559亿元,比上月大幅减少11745亿元,较去年同期也少增259亿元。

交通银行规划研究部研究员鄂永健分析了原因:一是监管部门加强了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二是季末“冲时点”因素消失;三是在全年目标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开始主动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四是银行在将到期票据置换成中长期贷款,如7月票据融资减少1982亿元,而对公中长期贷款增加3509亿元。

但对于实体来说,新增企业贷款下降绝对不是好消息,在7月贷款中,只有1193亿元新增贷款流入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相比6月份急剧缩水。

7月的数据并非全部乏善可陈,乐观数据有出口和消费数据。

出口虽然受基数影响,同比降幅有所扩大到-23%,但环比继续回升10%,一些金融公司通过微观层面调研认为:中国出口的重要行业出口订单情况都有所好转,他们预计下半年中国出口将继续改善,年底前有望出现同比正增长。

同时,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此数据也超出市场预期。

继续矛盾的数据被中信证券的诸建芳描述为“短期波动”,他认为这并不改变经济复苏的趋势,“既然投资增速下降是因为政府投资增速放缓以及库存短期波动,政府有能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增长。”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