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政策反复拉锯(1)

订阅
2009-08-15
孙健芳 赵宇新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孙健芳 赵宇新 8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与之前每月初陆续公布不同的宏观数据不同,此次国家统计局集中公布了包括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增长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物价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

虽然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依旧维持复苏态势,但与二季度相比,经济复苏的动能在减弱,部分是政府刺激经济行为阶段性削弱,这同时也说明民间投资仍未启动。

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将在波动中复苏,相应的,政策波动中呈现拉锯式的调整。

通胀预期推迟

有关资产价格上涨和通胀压力的争论在7月份的物价指数公布后暂时平静了下来。

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继续同比跌幅继续扩大。

7月份CPI同比下降1.8%,与6月相比同比跌幅扩大0.1个百分点。交通银行研究部研究员熊鹏解释,“部分原因是食品价格在回落,同时,去年7月份的高基数也拉低CPI降低1.4个百分点。”

PPI同比降幅也在扩大。7月份PPI同比下降8.2%,降幅比6月扩大0.4个百分点,翘尾因素是导致PPI降幅扩大的原因之一,去年7月份PPI达到10%的峰值,除此之外,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继续下降也扩大了PPI的降幅,“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产能过剩使得工业品的需求下降态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熊鹏解释。

7月数据推迟了通胀反弹的预期,今年年初,兴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董先安认为,CPI将在8月前后变成正值,现在他已将CPI转正时间点推迟。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也在上个月将2009年和2010年的CPI通胀预期分别下调至-0.7%和2.5%。

对于第三季度剩下的两个月,多数经济学家认为CPI、PPI同比仍将是负值,其主要原因有:第一,多数食品价格会继续回落,将主导CPI继续下行;第二,在CPI权重中约占13%的居住类价格继续下滑,会拖动非食品价格下滑;最后,2008年同期物价高基数效应也将继续影响物价下行。

但下降趋势在第四季度就会改变,“09年下半年,无论物价水平还是通胀,都会走入上升通道,7月就是本轮通缩转向通胀的拐点。”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说。此前央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已经预测,CPI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末触底,通胀预期在最近几个月会有所显现。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