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金库治理进入重点检查阶段 举报最高奖10万
记者 席斯 据财政部消息,目前全国小金库治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已完成,进入了重点检查阶段,检查举报线索成为8月重点,按照规定,对查实的举报者将给予最高10万元的奖金。
重点检查还要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
小金库又称账外账,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小公为私有,未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据悉在全国自查自纠阶段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将在重点检查中予以进一步查处。此次纳入重点检查的中央部门及下属单位约有70家,占全部中央部门的50%左右,覆盖面比预计的要大很多。
这份名单是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印发的《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规定的六类重点检查对象,即有罚没和收费职能的单位,历史上曾被查处过小金库腐败案件的单位等等。还根据各部门自查自纠情况、银行账户信息比对情况、举报线索、治理工作过程中掌握的有关情况和相关专项工作,经反复研究后确定的。
针对重点检查工作,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将抽调专业检查人员,组成60个检查组开展工作。重点检查安排在7月至10月进行。
7月份将主要检查中央部门及下属单位;8月份将主要对第一阶段重点检查工作进行小结和对部分举报线索进行查处;9月份将主要检查中央部门在京外的下属单位;10月分将审理检查资料,下达处理决定。
此次重点检查还要与规范津贴补贴、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发票管理检查、救灾资金管理实用情况检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
小金库治理工作从今年5月11日开始,经过动员部署和自查自纠阶段,在上个月进入重点检查阶段。
这也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官方第12次清理小金库。1998~2006年上半年,全国审计机关共查出“小金库”(含挤占挪用)金额1406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730亿元。
几年前,国家审计署总审计师孙宝厚曾推算,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每年可能有827亿的规模,不过也有大胆人士推测,全国每年进入小金库的钱大约5000亿元,约占当年GDP的5%。
中国官方希望一项正在进行的专项治理可以摸清小金库的底数,这包括2007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
“这次专项治理覆盖面大,持续时间长,中央希望通过专项治理找到能够从根本上遏制小金库的办法,尤其在各项政府投资加大,政府部门手中资金比较多的情况下,清查小金库显得尤为及时、重要。”一位中央部委官员说。
此外,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保留对地方单位的检查权,对线索明确,性质严重,且被举报单位所在地区对“小金库“治理工作不重视的,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检查组直接对被举报单位进行检查,对确实存在问题的要予以曝光。

- · 并没有看到“明确的医改方向” | 2009-11-25
- · 朱民履新央行后首次亮相:重构全球金融治理框架 | 2009-11-15
- · 扩内需促增长第三轮检查启动 | 2009-10-26
- · 民航新运价体系休克 | 2009-09-22
- · 六部门:10月8日前进京物品开箱检查 | 200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