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以宁: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决不能变
记者 邓美玲 7月22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表示,目前经济基础不牢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决不能改变。
厉以宁是在财政政策和企业策略论坛上做出如上表示的。他认为,这轮中国经济的回暖主要靠投资带动,但投资只是中间需求,不是最终需求,而且这轮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投资还需要进一步带动。他认为,用电量、集装箱的吞吐量、货柜车的通行量以及厂房闲置量的低迷表明国内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决不能改变。
他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轮复苏中的作用不能低估,未来的政策要把重点放在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通过政府投资拉动消费以及保证经济增长的后劲上。“财政支出必须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做好准备。”
在货币政策上,厉以宁认为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改。他称,货币政策的问题在于信贷结构而不在于信贷总量。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很多中小企业依然靠高利率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不能频繁变动,因为这样会影响市场的预期。此外,财政政策滞后期短,货币政策滞后期长,只有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才能保证经济在第3季度后更好,目前这些政策绝对不能变。”厉以宁说。
此外,厉以宁还表示,虽然目前外需还在下降,但降低出口退税已经没有空间。企业的进一步降低成本已经变得不现实,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外贸思路,充分运用现在的外汇储备,用商业信贷来推动商品外销。此外,厉以宁认为,在金融危机中中国企业的机遇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45%,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30年后就可达到75%,两千多万人将从农村转到城镇,这是重大的机遇。”
厉以宁认民营企业新一轮的经济突破口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新能源可带动汽车行业,新材料可带动房地产建设和装备制造,生物科技可带动医学产业,信息化带动很多产业升级。”
在就业问题上,厉以宁称当前的就业并没有基本好转。由于经济增长和就业运行周期不一致,经济下滑在前,就业下降在后,经济回暖在前,就业回暖在后。他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是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大学生就业可行的方法是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务,农民工就业主要是解决30-40岁回乡农民女工的就业,这就必须政府给予特殊的政策予以扶持。比如通过提供小额贷款帮助农民工开小作坊,同时坚持林垦制度改革,吸引劳动力上山和发展养殖业。“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收就业主要靠第三产业。”厉以宁说。(本文为联合新浪财经共同推出)

- · 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5大猜想 | 2009-11-25
- · 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猜想 | 2009-11-25
- · 巴曙松:明年经济增长可能超预期 | 2009-11-24
- · 准备金率上调不代表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 2009-11-24
- · 美国财政部力说中国改变外汇政策 |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