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北京消息

上半年短期外债激增,人民币升值成主要诱因

  
作者:韦承武
发布日期:2008-10-08

网络版专稿 实习记者 韦承武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08年上半年我国短期外债余额比上年末激增了20.57%。而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了6%以上,专家称这是导致短期外债激增的主要诱因。

中长期外债稳步上涨,短期外债激增

截至2008年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4274.32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长14.40%,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620.6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5.56%,占外债余额的37.92%;短期外债余额为2653.65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20.57%,占外债余额的62.08%。

对于保持高位的短期外债,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来自贸易信贷和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上升,此外,短期外债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资金成本低,融资手续简便,而且流动性强,另外就是不少外资企业偏向借用短期外债。

统计数据显示,在2788.32亿美元的登记外债余额中,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1054.10亿美元,占37.80%;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865.41亿美元,占31.04%;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468.81亿美元,占16.81%。仅这三类机构的短期外债占了总数的85.65%。

人民币升值为主要诱因

7.2996,这是2008年1月2日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6月30日的数据为6.8591,半年来人民币汇率上涨了6%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短期外债的增速与人民币汇率预期密切相关,并从中可以大致判断热钱的走向。例如,1998年人民币有贬值压力后,短期外债增速明显下降,一直持续至2000年,2002年人民币出现升值压力,2003年短期外债增速开始增长。之后,短期外债在2004-2006年上半年增长迅速,2006年下半年增速减缓,2007年下半年继续下降,2008年第1季度又出现回升,而第2季度的增速更是达到了20.57%。人民币升值为以FDI为主要套利渠道的热钱提供了操作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到1999年为止,5.3万跨国公司约有3.5万亿美元资产。且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且基本上分布于日本,美国,欧盟三极之中。日本早前的FDI主要投资于东南亚,80年代后,80%投资于美国,20%投资于欧洲。现在为中国的第三大外资来源国。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