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网络暴力”
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现象,本报教科文部和人民网18日下午联合举办“让网络远离暴力”座谈会。与会专家认为,“网络暴力”现象越过了道德和法律底线,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伤害,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应运用教育、道德、法律等综合手段进行防范和治理。
参加座谈会的专家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心理发展执行院长应力、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显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等,以及强国论坛网友代表“偶尔喝多不算坏”。
与会专家指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和真实世界并行、交融的现实世界;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很容易使有些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行演化为“网络暴力”, 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他们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和心理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专家们认为,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防治。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他们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加大依法惩治的力度,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相关文章
more
- 网络实名制并不能减少网络暴力 | 2008-10-09
- 姜长云:由极端天气灾害和突发事件所想到的 | 2008-07-01
- 胡锦涛将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 | 2008-06-20
- 东方网拟明年A股上市 人民网和新华网可能尾随 | 2007-05-14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