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北京消息

通胀回落预期已确认 中国将为增长而战

  
作者:孙健芳
发布日期:2008-09-17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孙健芳 这个时刻,各方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士比任何时候都更关注经济增长。

反映中国通胀率的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CPI)继续下滑,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仍在走高。这也意味着企业利润继续被压缩,因此价格改革呼声渐大,多数人认为政府出手刺激经济的可能性在加大。

通胀回落预期确认

延续了7月份态势,上周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增幅4.9%仍低于市场预期。

“基数效应”和食品类、价格持续下降是拉低8月CPI的两个主因。

从“基数效应”上看,2007年6月,CPI突然脱离2%-3%的平衡区域掉头向上,去年到8月份达到6.5%,由于CPI是基于同比数据计算,基数提高自然会降低今年CPI的数值,中金公司分析这种影响会有1.2%左右。

相比“基数效应”,超出预期的是食品价格涨幅的持续下降幅度,2008年2月份CPI指数达到8.7%的高点时,当月食品类价格涨幅为23.3%,之后开始回落,8月份涨幅降低到10.3%,由于食品类价格目前在CPI占据34%的权重,所以其下降对CPI影响很大。

不少经济学家表示:由于食品价格回调,未来CPI可能进一步回落。

不过,即使是最乐观的经济学家也不敢认为这种回落会一劳永逸,中金公司哈继铭就认为,中国CPI指数可能在9月份反弹,更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第四季度会出现反弹。

“现在主要看食品类价格下跌趋势是否确立。”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认为,这是导致之后通胀可能反弹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是高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是否会传导给CPI。

今年6月中旬,中国进行了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调整,这次价格调整迅速在PPI反映出来,PPI连续多月创出10多年的新高。但是,从PPI到CPI的传导路径却因为中国政府的价格管制被阻断,虽然国家发改委已经提高了上网销售电价,却一直没有对生活用电价格进行调整。

但在9月11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8月CPI已经下降到4.9%,已经为全国销售电价调整创造了条件,而销售电价上调则直接会导致CPI指数中非食品价格的上涨。

综合上述两种因素,多数专家判断:下半年,国内通胀回落趋势已经确立,新公布通胀数据不断拉低全年通胀指数,截至8月,1-8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8.3%。

对于全年通胀趋势,摩根大通预测,2008年CPI将回落到平均6.4%的水平,而2009年将到4.5%的水平。之前雷曼已经将2008年的CPI通胀预期从之前7.2%下调至6.8%,2009年第一季度可能会回落至低于4.0%。

价格改革或在10月

同时由于CPI不断走低,放松价格管制的呼声更大。

在理顺价格的问题上,争论主体因为身份不同而分为两派,其中“市场派”多为来自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而“政府派”则多是政府智囊团或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经济学家。

“市场派”喜欢从投资角度看问题,一直以来,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偏向悲观,悲观原因是不断抬高的PPI抬高了企业成本,而不断降低的CPI压低企业销售价格,这些都会压缩企业的利润。

8月份,PPI延续上涨趋势,同时,CPI和PPI之间 “剪刀差”继续被拉大。在“市场派”眼中,企业利润下滑更严重,光大证券潘向东认为,未来两个月PPI将会出现拐点,此时的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速将步入此轮经济周期中的最糟糕时期。

正是考虑到企业盈利因素,“市场派”坚持认为目前是价格改革好时机,如最近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司哈继铭就表示,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仍需适当提高油价。

而且,由于CPI已经到5%以下,价格改革导致CPI反弹因素可以被部分抵消。“以前CPI上涨时所有因素都在上涨,现在至少食品价格涨幅的下跌可以部分抵消价格改革效应。”银河证券宏观分析师张新法说。

不过,“政府学派”不愿意接纳“市场派”过度悲观的论调,他们多数人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如最近发展改革委员宏观经济副院长陈东琪就表示,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严重供求失衡的问题。

同时,“政府派”也不愿意看到过激的数据出现,现在他们无法预期价格改革会对PPI和CPI的影响有多大,他们不愿意看到PPI冲破12%甚至更高的数字,也无法预期价格改革会导致CPI反弹到什么样的水准?

分歧最终体现为政策建议,“市场派”建议快速、一步到位的价格改革,而“政府派”坚持价格改革只是一步步地、渐进式地进行。

政策会在博弈中寻找平衡点,“所以,我估计政府会等通胀下滑趋势完全确立后,比如10月份再推行价格改革。”董先安说。

经济增长更受关注

最近一些来自基金经理的调查已经显示,随着物价指数的降低,基金经理已经开始把焦点从关注通胀转向增长,比如最近他们开始关注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投资的状况。

“当一个热点已经不热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新的热点出来。”张新法说。而董先安却认为,“基金经理之所以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是担心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崩盘的情况。”

这种担心的一个理由是地产行业与投资有很大关系。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9.1%,这是在7月有明显回落后的进一步下滑,此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一贯在30%以上。而一些来自网络调查的数据还反映,未来居民购房意愿在降低。

担心的另一个理由是:多数地产行业本身与许多金融企业有很大关系,市场担心由于房价崩盘、房地产企业的倒闭带来相应金融崩盘,这些风险已经在部分房贷比例较高的银行中反映。

通过观测上述数据,基金经理可能会做出判断:在第二季度经济下滑趋势已经确认后,未来下降的周期会有多长。但让基金经理沮丧的是,越来越多的信号并不乐观。

8月份出口增长为21.1%,增幅不仅低于上月和去年同期,而且是今年最低增幅。

工业企业利润增幅继续下降,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为20.9%,增幅同比下降21.2个百分点。最近公布的工业生产的领先指标PMI(采购经理指数)更在七、八月连续两个月不到48。低于50的PMI读数,意味着经济活动由扩张转为收缩。

“如果这些趋势继续确认,这意味着经济下滑周期将会很长。这时候,可能就需要政府加大财政刺激措施。”董先安说,持有此观点也有瑞士信贷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他9月10日首次在自己博客表示:中国政府六年来首次要为“保八”(8%的经济增长)而战。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