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北京消息

高考复读班调查:专家称其市场总额达90亿(1)

  
作者:曾向荣
发布日期:2007-08-16
 1  |  2  |  3 

今年8月初,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提出,明年起全国所有公办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他指出,公办高中办复读班,是利用国家资源收费,不利于教育公平。短短几句话,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在江西临川,有两所声名显赫的高考传奇中学——今年高考,当地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分别有38名、12名考生成功考上了北大、清华,占这两所高校在江西省录取总数的三分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临川一中考上清华的38名考生中,20名为复读生;让人惊叹的则是其超常的招生量,临川一中今年高三计划招收52个班,其中20个是复读班。

一旦明年禁令正式实施,对于以复读创造“高考神话”的公办中学意味着什么?对无数“复读经济”已成形的地区又意味着什么?本报记者展开了实地调查。

今年高考,抚州的理科生林翔考了600多分,这超过了江西省理科一本571分的分数线。如果他愿意,有机会被省内的一所重点高校录取,并可以任选专业。但经过认真考虑,林翔最终选择了复读。“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工作很困难。”林翔这样向记者解释。

  “复读名校”战绩彪炳

他的家在抚州市南城县,距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镇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林翔原本就读于南城的一所中学。在复读前,老师希望他能留在母校复读,但上顿渡镇对他的吸引力实在难以抗拒。

尽管经济并不发达,但上顿渡这个小镇因其不断创造的“高考神话”闻名于世,重点中学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同处于此,两校相距不过数百米。

最为吸引林翔的,是近年来这两所学校的一连串高考“战绩”:在今年高考中,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分别有38名、12名考生成功考上了北大清华,这几乎占了这两所大学在江西省录取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过去三年里,临川一中分别有24人、14人、12人考取北大清华。临川二中也不甘示弱,2005年有5人被北大清华录取,2006年有10人被北大、清华录取。

  高考分数高复读全免费

由于高考分数较高,到临川一中复读的林翔享有其他复读生不具有的优厚待遇: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材。他希望在这里即将开始的“高四”训练,能成为实现人生梦想的跳板,目标是北京大学。

林翔喜欢到校门口走一走,“希望来这里激励自己”。在学校的大门上方,醒目的条幅上写着:“热烈祝贺我校2007年高考38人录取清华、北大,3人录取香港、新加坡院校。”几块近两米高的宣传板,被立在刚进校门口的地方,上面写满了考上大学学生的名字。

在红色宣传板前,林翔用手指了指“刘梦羽”“刘思羽”的名字,告诉记者:“她们是我的老乡。”

同样来自南城县的刘梦羽和刘思羽是一对孪生姐妹,同为应届毕业生的两姐妹分别以672分和668分的高分双双被北京大学录取。这个消息,在当地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

一位三轮车夫告诉记者,因为登过报纸,这件事情他“觉得很传奇”。

传奇般的考试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临川一中不仅仅在本校宣传,还以广告的形式把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名字登在了《抚州日报》、《江西日报》上,甚至还配发了每个人的照片。

“一个学校38人上清华、北大,这刷新了江西高考的新纪录。在北京之外,可能只有个别中学能破这个纪录了。”临川一中校办副主任饶礼喜感叹说。

在饶礼喜的办公室里,放满了用红色快件袋装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让原本就狭小的办公室显得有些拥挤。

复读生是冲北大清华王牌

传奇每年都在上演,演绎者是一批批复读生。在采访中,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的老师都对记者表示:“一些复读生很厉害。”无论是一中还是二中,都在应届生和复读生设立了“0班”——这些“0班”的学生,被当地人视为两校冲击北大清华的王牌。

一位名叫朱文奇的考生让饶礼喜印象深刻。饶礼喜介绍说,2006年,在临川一中复读的文科考生朱文奇以640分的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相中,并获得50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

此前,朱文奇就读于江西九江一所中学。但由于临场经验不足,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结果只考了565分。她觉得离自己理想的大学目标仍远,于是到临川一中走上了艰辛的复读之路。在学校的宣传板上,记者找到了朱文奇的名字。

饶礼喜告诉记者,在今年考取北大清华的38名学生中,有20人是复读生。对于该校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临川一中给予每人1万元的奖励。

为了吸引优秀的生源,两所学校对前来复读的高分考生都不收取学杂费,并且免费提供教材。“对今年高考上了二本线的复读生,我们不收学费。”饶礼喜说。

此外,两校还在各自的网站上列出了部分复读学生两次高考成绩的对照表,以说明他们进步之大。

在临川一中校门口和校园内,张贴着一些招收复读生的小广告,上面注明对分数的要求,以及班主任老师的姓名及联系电话。在临川一中校门口,有老师摆着一张小桌子,接受复读生的咨询和报名。

对此,饶礼喜认为,老师们是希望能多招到一些好学生。

 1  |  2  |  3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