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中国应将巨额外储“民主化”
关于这一方面的严肃讨论正在中国各个层面展开。对于像中国这样大的经济体来讲,在特殊时期,政府需要充足的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然而,到现在为止,即便是经济大国如日本,英国和德国等,除了在必要的时候干预市场外,都没有动用其美元外汇储备投资于证券组合投资管理领域的成功先例。这表明进行积极的投资措施并不是政府擅长的领域。
现在,有很多关于外储配置的新建议正处于讨论之中,其中包括建议中国去海外购买资源如石油和铝矿等。但是,购买实物性商品并不比投资金融资产如股票和债券容易。
因此,比较合适的解决之道就是使中国的外储“民主化”。
在过去,一个中国公司,比如山东的一家发动机制造公司,将它的发动机卖到海外去并且收到买方的美元货款。然后,由于中国实行强制结汇政策,这家公司就必须把它出口收入兑换成人民币,而美元就被央行收走作为外汇储备。结果,由于非凡的出口业绩,中国央行就积累了庞大的美元储备。
2006年开始,中国开始逐渐放松在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方面的外汇管制。公司和个人可以开始被允许持有一定额度的外币。因此,前面提到那个发动机制造公司就可以在中国境外保留一大部分的美元收入,而不必将其兑换成人民币。然而,这又引出了新的难题——由于过去几年汇率市场的大幅波动,出口导向型的公司遭受了巨大损失。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人民币对美元或者人民币对欧元的期货市场,所以他们不能够适当地对冲掉他们手持外币的汇兑风险。
从证券组合投资方面讲,报道称中国现在的证券开户数已超过1亿。有一部分账户不太积极,但是如果有一小撮积极账户愿意将其资本投置于海外市场,那么由此产生的外汇风险将是非常严重的。事实上,当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刚被允许通过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投资海外金融市场时,他们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投注了400亿美元在四只QDII基金里面。在缺乏人民币期货市场的情况下,这些个人投资者及他们的资产管理人就没有办法来保护他们以免受汇率风险的冲击。
中国过去三十年发生了让世人震惊的市场化体制转型。这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增长及个人财富的迅速增加。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政府更加应该将主动的投资决策权下放给私营领域。
将外汇储备“民主化”的过程会使央行的外汇储备逐步地达到一个合理的规模。此外,这也会让私营领域即公司及个体公民有权更积极主动地管理他们的海外投资。
再者,这一过程将会催生一个崭新的金融工具——人民币期货合约——以满足中国正在快速发展的期货市场的需求。到现在为止,中国只开展大约20种商品期货,还没有金融期货。
只要有适当的对冲工具,中国就可以开始建立一个活跃的熊猫债券市场以允许非中国企业及金融投资机构甚至政府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反过来,这也将给人民币期货市场带来更多积极的参与者 (即流动性),从而促进央行外汇储备的“民主化”进程。
最后,建立一个市场化的人民币兑换机制是外汇储备“民主化”进程的先决条件,这将有助于中国用最有效的方式解决现在面临的外部不平衡问题。此外,这将会帮助中国从此摘掉“货币操纵国”的帽子,并且能够开始让投资管理决策权稳步地回到它的归属地——私营领域。(作者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全球副总裁、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 · “中国奇迹”八成靠全球技术 | 2009-08-13
- · 花旗中国获准成为本币做市商 | 2009-08-13
- · 【独家】:中国泛海或接手联想控股 | 2009-08-12
- · 【传媒视角:如何应对消除贫富差距呼声】 | 2009-08-12
- · 神华领衔 中国煤炭储备计划启动? | 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