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新十字到国王路(1)
1 | 2 |
经济观察报 特约作者 杜然 大家一直在误解伦敦。他们忽视了住在这儿的人。作为文化现象的伦敦或许可以借助一些外在的东西加以定义和理解,比如音乐和时尚;但它的内在推动力与各色人等(也就是伦敦人)塑造历史的方式,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这里有几个小故事。
在伦敦的东南部,有一个叫“新十字”的地方。达蒙·奥巴恩(Blur乐队的主唱和键盘手)曾在这里活动;这里还是九十年代“年轻的英国艺术家”(YBA,一群英国的观念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和装置艺术家组成的一个团体)的策源地,对于他们的作品你是觉得陶醉也好恶心也好浪漫也好,这种反应本身就是可爱的。在这里,你能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你会听到普罗科菲耶夫(上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作曲家)悲痛的灵魂;你会听见那些穿着紧身牛仔裤、在路边看美女的另类小孩(指那种爱听另类音乐的年轻人,能说出100个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乐队名字)随着心中的节奏,握紧拳头,用脚打着拍子;还有约翰·凯奇的《4分33秒》;而我最喜欢的,当然是由枪声、马路上脏话吵架的声音,以及黑人小孩用他们的手机大声播放的音乐所组成的合奏。早上的时候,你被收垃圾的声音给吵醒。不知道为什么,在新十字,收垃圾的动静要比其他地方大得多。但他们好像并没有收走什么垃圾,反而把整个伦敦的垃圾都卸到了这里。一旦这首混杂着垃圾臭味的悦耳交响曲结束,你的一天就开始了。我社区的“音乐”跟哈莱姆区、约翰内斯堡或者金斯敦的“音乐”还不一样,但它也足以在早上把你吵醒,于是我走出家门。后街小巷实在是太安静。时不时的你会遇见奇怪的大妈,一身带有非洲风格的漂亮打扮,但这种风格在愤怒者身上因为他们的愚蠢而显得廉价。那些愤怒者的打扮包括旧得不能再旧的YSLpolo衫,吸汗的运动裤,以及让他们得意不已的锐步经典款球鞋,别忘了还有他们全身上下缀满的各种“可爱”配饰——貌似黄金的黄铜首饰。黑色是街头那些孩子们另一项必不可少的配饰,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时尚,是一种符号,更代表了一种恐惧。我正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一个孩子从一家商店跑出来,这里或许是黑帮的天堂,但这里怎么可能是天堂。与此同时,肮脏的主干道上的“音乐”,给我的内心带来了一些宁静。我迷失在桃红色、巴斯塔·莱姆(美国著名的说唱艺人)、咖喱山羊肉、愤怒的孩子、“便宜的礼拜一”(一个来自瑞典的牛仔裤品牌)、松垮垮的大T恤、锐舞、“新时代”(许多艺人,尤其是嘻哈艺人都喜欢的一个棒球帽品牌)、“礼拜三”三明治、Blur乐队、AmershamArms(伦敦目前最红的夜店)、Klaxons乐队以及其他的一些零零碎碎所构成的美丽混合物中,深深地吸上一口气。这些都是属于肮脏的伦敦东南部的气味和色彩,是它的衣服和旋律。
1 | 2 |

- ·用计算机鉴别大师画作 | 2009-02-11
- ·“艺术VS生活”上海具象油画作品展 | 2009-02-06
- ·纵贯线来了! | 2009-02-04
- ·高振宇:惑耶不惑 | 2009-02-03
- ·pia pia小沈阳 | 200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