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8-12-26
作者:焦建

日本汽车产业为何强盛?(1)

 1  |  2 

人 焦建 连绵数周的有关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业是否应该得到拯救的新闻,已经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而眼下的底特律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也无暇顾及提高和发展。本周传出的丰田几十年来第一次亏损的消息,看起来似乎让日本汽车产业繁荣打了折扣。但在眼下如此艰巨的时势之下,一时的成败并不说明问题,美国汽车业沉疴已久是真,而日本汽车业已经大幅衰退的判断,则仍显得可疑——跟人一样,所有问题的解决,肯定都源于内心的强大。

即使是仅仅从表面上看起来,美国汽车业的衰落和日本汽车业的依旧繁荣也是一组无比充满魅力的对比。研究这其间的兴衰得失教训,可以给后来者如正在蓬勃发展中的中国汽车产业一些有益的知识——汽车是一个如此复杂的集群型产品,它所需要的高投入和整体性规划,让只习惯于利用廉价劳动力就能取得胜利的中国式发展模式失去了效用。为了在根本上提高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水平,研究日本的案例,因此显得十分必要。

曾经参与国际汽车计划项目的藤本隆宏教授浸淫于汽车产业比较研究已经有近三十年时间。而这本花费近十年时间写作的《能力构筑竞争——日本的汽车产业为何强盛》正是一本对其综合归纳其研究的充满现场感的厚重著作。它以横纵两条线索分别挖掘了日本汽车产业能够持续保持独特竞争力的原因,以及日美两国汽车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各自成败的历史进程。它是一本宏观似的研究日本汽车产业整体经验而非个别个案的著作。它避免了因为过于沉湎于对一家企业过分细致的观察,从而导致的“划拉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般的将所有细节都当成的经验吸收,正是整体式的研究通过对比得出了更加普适也更加正确的结论。

美国人早就对这样的问题充满了兴趣。但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美国人在研究日本汽车产业时,仅仅得出了一个“丰田模式”。相对于藤本的研究,这仅仅是一个如此泛化的“大眼渔网”,它在捕捉到了一些真实的形势的同时,更多的细节性的问题被网眼所忽略掉了。因此,这只是一种局部的真实并非整体上的真实——即使是这些粗浅的研究,也已经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提高了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实力。但跟日本比较起来,这还远远不够。而正是日本因为一直在进行中的创发性的“能力构筑竞争”,使其保持了持续的竞争实力。这种能力的获得由在良好的组织框架条件下对无数具体选择做出的正确决定形成,因此,即使是局内人也无法在一开始就明确知道结果——美国因此放松了警惕,它们持续落后了。

所谓“能力构筑竞争”,是本书所构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含义通过对产品竞争实力的划分来得出——产品的竞争实力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表层的在市场中出售时候的是否可以顺畅的卖出的实力,一个则是深层的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企业制造实力,这种实力来自采用一系列的方式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速度等等。这种实力往往不为消费者所见,并且拥有了它在也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企业的成功,但它却是基业长青的必要条件。正是对这种暗含的实力进行的默默竞争使得日本的汽车企业保持了持久的活力。

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只是把上述能力的划分作为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结。究竟如何进行“能力构筑竞争”,这是本书要着重回答的另外一个问题。在本书中提出的另外一个概念则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竞争。在藤本看来,产品=信息+材料,这样一个概念使得广义上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日本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专注于制造业的优势,汽车业正是一个日本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之外,日本汽车业持续的能力构筑来源于将汽车生产变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是一个尽量追求完美的统一体,日本汽车业竞争实力的根本来源是——它把每一辆汽车从开发到生产到销售再到开发中间的所有环节都紧密的连接成了一个彼此完美互动的过程。这看起来简单,但事实上这中间可能存在着无数的细节需要考虑,除了一个彼此合作良好的整体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掌握这样一个过程,而更多的细节,可以在详细阅读本书中找到答案。

 1  |  2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