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贫富差距重新扩大的教训(5)
保守主义运动的政治手段
按照克鲁格曼的说法,往日的好时光得益于罗斯福新政代表的政治干预,现在巨大的贫富差距也是里根时代开始的政治右转的结果。罗斯福新政何以成功,前面已经简单概括,保守主义运动何以得逞,值得专门分析。
首先,保守主义运动的一些口号颇为迷惑。例如里根的一个手法,就是大谈小政府的好处。看起来是不用养一个很大的政府,于是穷人也容易接受,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削减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另外一个手法,就是案例示政,而不诉诸条文,例如虽然一再镇压工会运动,却从来不正面攻击。
在克鲁格曼看来,保守主义运动的根源,说到底是白人种族主义,但是里根“有本事不发出任何公然的种族主义言论便展示他对白人种族主义的同情”。嘴上不必说,所做的事情都对富人有利。这就够了。
保守主义运动能够把罗斯福新政和二战以来的制度和规范扭转过来,还有赖于以金钱和忠诚维系的院外活动。代表富人利益的保守主义运动自然容易获得大量资助,但是这还不够,他们还特别讲究奖励对保守主义的忠诚,保证每个死心塌地为保守主义运动摇旗呐喊的政客,哪怕失败了,也有非常风光的前景。
按照克鲁格曼,成就往日的好时光的,是罗斯福新政,后来政治的右转,造成美国社会今天的两极分化。为了重塑中产阶级主导的美国,需要相应的可以称之为“新新政”的政治过程。
对于饱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熏陶的中国读者,克鲁格曼给我们展示了政治如何影响社会经济的“美国案例”。究竟是经济影响政治,还是政治影响经济?至少在社会分配这个问题上,克鲁格曼认为“因果关系”应该是相反的。如果极端的不平等与严峻利益冲突应该“不过是初级工业化国家特有的不成熟的短暂阶段”,那么我们诚挚地希望,我们的政治能够引导中国走上共同富裕的和谐文明的道路。
相关文章
more
- 揭密美国“原罪”和保守主义的“阴谋” | 2008-10-17
- 巴菲特传奇而又立体的人生轨迹 | 2008-10-15
- 把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带回故乡 | 2008-10-14
- 美国怎么了? | 2008-10-14
- 再看前世“饿鬼”来! | 2008-10-10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