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笑对人生
其实她并不是最后的获胜者,2008年8月22日晚,在和张怡宁的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王楠以1比4不敌对手,获得亚军。但当她带着灿烂笑容向观众挥手的时候,观众报以的掌声比送给冠军张怡宁的还要热烈。所有观众都明白,这是30岁的王楠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这是她的告别演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观众从一开始就把更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她,希望这位老将能够再收获一枚金牌,以中国历史上获奥运金牌最多的纪录完美谢幕——悉尼奥运会上,王楠不仅获得女子单打冠军,还和李菊配对赢得双打金牌;雅典奥运会上,王楠的双打搭档换成了张怡宁,这对世界第一组合毫无悬念的获得金牌;北京奥运会,王楠已经随中国女队一起获得了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女子乒乓球团体金牌,如果王楠能够在单打比赛中再次夺冠,她将超越邓亚萍、伏明霞、郭晶晶、李小鹏四人保持的4枚奥运金牌纪录。
雪耻
与今天同样的笑容,曾经让王楠备受争议,也让她刻骨铭心。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乒乓球队惨遭“滑铁卢”,仅仅收获3枚金牌,成为中国乒乓球在亚运会历史上的最差纪录。当时已经在悉尼奥运会获得两块金牌的王楠早已取代邓亚萍,成为中国女队的领军人物,釜山之败,王楠成为众矢之的。
“我在国家队十几年主力的位置上,最让我痛苦的就是2002年釜山亚运会。悉尼奥运会之后,我在两年时间里没有输过任何一场球,当时劲特别足,只要拿起拍来就是冠军,人完全进入到了一种没有对手的状态。釜山亚运会之前我们也同样在封闭,但是我自己那根弦绷得不是很紧,我承认那场团体赛输了都是赖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当时就是盲目自信,这是对我特别深刻的一个教训。第一场团体比赛意外的输了以后我完全懵了,教练说什么也听不懂,后边的比赛越打越糟,单打、双打、混双就一泻千里不能看了。”
这次失利给王楠的打击非常大,也遭到了众多非议。“从亚运会之后,我对外界就产生了抵触,因为我没想到会有那么强烈的反应,当时在釜山时我特别不想回来,想等大家把这件事忘了再回来。外界的反应相当强烈,那段时间是我最低谷的时期,有退役的想法。”中国代表团有个传统,永远都是夺得金牌最多的人走在最前面。王楠以前回国的时候都享受着这样的待遇,走在最前面,接受鲜花、接受记者的采访,但那一次她特地跟蔡振华说自己想走最后一个,最好不让大家认出她。但蔡振华当时告诉她,要输得起,输了球也同样要走在最前头。
北京奥运会上,王楠获得一金一银,没有人再对王楠的笑产生非议。
重生
但只有不多的几个人知道,王楠的笑还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她是一名甲状腺肿瘤患者。虽然甲状腺肿瘤是少数几种可以完全痊愈的癌症之一(如果发现得早的话),但至少这的确是癌症。
那是2005年的事情。一开始她并不知情,只是在训练和比赛中总会出现心慌、心虚、出汗,她还以为是年纪大了。后来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甲状腺肿瘤。
2005年12月7日,王楠躺上了手术台。去做手术的时候,家人、教练都没告诉她是什么病,国家队有些领导去看过她,包括蔡振华。但王楠当时仍然没感觉到问题有多严重,后来只是偶尔从一个朋友那里知道自己得的什么病。手术后,王楠的父母再也不愿意让她打球了,不过手术过后一个月,2006年1月9日,王楠又回到了训练场。王楠的主管教练施之皓说:“跟她一起走过这三年多,王楠确实很不容易,很不容易。王楠身上有些事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所以,王楠在笑。“其实从进入奥运村第一天起,我的睡眠时间就只有五六个小时,脑子就在不停地想比赛过程,电视也不敢看,有些项目夺金牌了,电视里在放着升国旗的镜头,那种场景下我就想哭,当时就想要是我站在上面那该多好呀!但自己又不能兴奋,因为过几天还有我的比赛,感觉特别压抑,那段时间特别难熬。比如说晚上九点钟的比赛,我可能从早晨八点钟开始准备,然后在房间里不停地走,感觉有座位不能坐,有床不能躺,完全等着比赛开始。总体来说,还是和前几年不一样了,主要是精力。和张怡宁打到最后一局时,我已经知道不能扳回来了,但我一定要把这一瞬间的感觉打出来,让它记在我的脑子里,因为我这一辈子不可能再站在乒乓球赛场上了。”王楠说,“我能够站在2008年的奥运赛场上已经是一种突破,它是自己不断挑战的最好证明。几年前教练问我是否准备打2008年奥运会,当时我第一句话说,不可能。在怀疑自己很多年后又重新启动,然后参加北京奥运会,还能代表中国队去打比赛,我已经觉得非常高兴。”
战胜疾患,重登赛场,王楠已经赢得了对自我的挑战,她的笑容将会永远灿烂。
- 受益于北京奥运会 全聚德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 2008-10-15
- 必须保卫商业 | 2008-10-08
- 奥运后北京连遭污染天 | 2008-10-03
- 麻生太郎当选日本新首相 | 2008-09-24
- 煤电合作破冰 7家电力巨头与煤企供需对接 | 2008-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