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8-11-20
作者:吕英博

互联网造就的美国总统(1)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吕英博 2008年11月12日,巴拉克·奥巴马(BarackObama)在芝加哥召开了自己当选美国总统后的首场记者会。与他一同出现在台上的还有“股神”巴菲特、花旗集团董事长罗伯特·鲁宾以及酒店业和美国房地产巨头彭尼·普里茨克等17位奥巴马经济顾问团成员。其中,站在奥巴马右手边位置上的是Google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作为奥巴马竞选团队的顾问之一,是埃里克让奥巴马意识到在今天的政治宣传中,“互联网”这件武器的强大。

早在2006年,埃里克就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公开表示,互联网应该作为工具介入到政治活动中。“政客们可以利用Google最新推出的共享视频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信息介绍给网民。除了宣传自己,互联网也可以用来打击对手。等着看吧,互联网将会决定08年的美国大选结果。”

显然,对于埃里克的观点大部分政客都不以为然,起码共和党人是如此的,否则约翰·麦凯恩 (JohnMc-Cain)也不会轻易就承认自己连怎么上网都不太搞得清楚。不过,同样的一番话却在一个年轻的民主党参议院心里点起了一把火。

3个月以后,奥巴马通过Facebook找到了网景(Netscape)的创始人马克·安瑞森(MarcAndreessen)。“一个年轻男人打来电话问我是否愿意见他一面,他说有个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的想法想听听我的意见。”马克回忆说。

当天夜里,马克依约来到了旧金山的机场,见到了刚下飞机的奥巴马。“他很瘦,可简历却漂亮得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他想知道互联网是否能帮助他突破那些横在他面前的诸多障碍,比如肤色和种族。他想要做成一件大事,但是要完成这事几乎不太可能。不过,正如他所说,也许互联网真的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让他冲出去。因为,他真的非常聪明,更重要的是,他深信现状是可以被改变的。”

与马克见面后没几天,47岁的奥巴马正式宣布参加总统竞选。

 1  |  2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