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五种“Game”生活(3)
世界杯或许来到中国
“哪怕申办再困难,中国也应该努力申办一下2018年世界杯;如果中国体育制度进一步革新,也许我们的足球会有较大的改变。”奥运临近的这段时间,楼坚正忙碌地穿梭于“鸟巢”等奥林匹克场馆采写新闻,作为《体坛周报》奥运首席记者,每天的工作都让他感受到越来越浓厚的奥运气息。同时,作为一名常年活跃在国内外足坛的体育记者,楼坚对中国足球的关注从未减弱。
“我们的竞争对手很多,但仍要积极争取。一届奥运会举办了,10年以后这些体育设施仍然完好,应该将体育设施好好利用。”楼坚认为这是申办2018世界杯的第一个理由。2006年12月1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多哈表示,中国有资格申办2018年世界杯。他说:“中国有能力承办任何国际大赛,要记得1995年时我们在中国举办了首届女足世界杯,结果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更多中国球迷不赞成近期申办世界杯的原因就在于对10年后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平仍然缺乏信心。
“现在的足协,非官非民,至今仍受到体育总局的直接领导。足协不应该是一个国家政府部门,而应是一个纯粹的民间团体。负责人中最好不要有政府公务员的身份存在,可以引进职业经理人来进行专业的管理。这应该是今后中国体育制度重点改革的一个方向。”
以英格兰足总为例,核心的管理机构是董事会,对职业经理人享有监管权及任免权。而德国职业联赛由德国足协和36个参加全国联赛的职业俱乐部组成的联赛协会共同来管理,有关商业推广和市场开发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成立于2000年的联赛协会的全资子公司德国足球联赛有限责任公司来负责。
在楼坚看来,足球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体育项目,有好的基础,因此更应该率先实现国际化的运作方式。而像田径等在中国还不够成熟的项目,可能是需要国家继续去扶持的。
《体育博览》副总编辑翟越则认为:“虽然中国足球一直没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却不能因此退回到专业化的路上。中国足球一旦走出了职业化这一步,就再也不会往后退,毕竟在职业化的路上,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支持它的发展,中国足球也将继续良性地发展下去。”
体制如果改变,即使中国球迷在2018年还需要挑灯观赛,但也会为中国队短暂的精彩表现而倍感骄傲;而再下一个10年,也许世界杯真的会来到我们身边。
- 张国庆:布什挺“马” | 2008-10-15
- 受益于北京奥运会 全聚德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 2008-10-15
- 欧洲央行行长呼吁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 2008-10-15
- 政府职能与食品安全的政策透视会议纪要 | 2008-10-15
- 易宪容:中国房市不该救 |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