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商务生活 > 编辑选择

让历史延续下去(1)

  
作者:吕英博
发布日期:2008-10-29
 1  |  2  |  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吕英博 傍晚刚至,渐入深秋的北京城就已经沉入了夜色之中。平日里在此时一派肃穆、寂静的故宫神武门此时却热闹异常。手里捏着印有故宫朱红大门请帖的男男女女们鱼贯而入,坐上等在门里不远处的摆渡车,直接来到了奉天殿(钟表馆所在地)前。

当晚,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季在这里宣布,故宫博物院将瑞士腕表品牌宝珀(Blancpain)专门为故宫打造的一款“宝珀乾坤卡罗素”纳入故宫钟表收藏品的行列,这也是故宫钟表馆成立以来第一次针对现代腕表进行的收藏。著有《钟表的中国传奇》一书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郭福祥告诉记者,钟表馆中的珍品很好的见证了当时中国与外国在文化以及科技方面所进行的交流,因此对中外交流的纪念也是钟表馆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之一。对过去的历史进行保存、研究固然是故宫的重中之中,但如果能够拥有持续的生命力,故宫就不再是一个只展示过去的地方。“希望通过对现代腕表的收藏,让钟表馆承载的历史可以延续下去。”郭福祥说。

红墙里的钟灵毓秀

清朝乾隆年间,数位宫廷画师为了给皇帝庆贺新春之喜,共同绘制了一幅《万国来朝图》。画作描绘的是元旦之际,文武百官与各国使臣在太和殿外准备向皇帝朝贺的场面。据专家考证,这幅画是在乾隆皇帝授意下,为了歌功颂德而创作的,真实场面是否如此,还有待考证,不过画上俄罗斯使臣手捧西洋钟表这一场景却应该是完全真实的。

早在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将一大一小两座自鸣钟作为贡品呈到了万历的面前。这两架自鸣钟是皇宫中拥有的最早的近代机械钟表,也是以后皇宫收藏、制作自鸣钟的源头。从那时候起,把玩品味造型各异的自鸣钟表就成为了此后的皇帝们的新嗜好。

除了进贡和采购,宫内也开始命人尝试仿制、改造已有的表款。虽然清宫制作钟表的历史始于顺治,但是依照最后的成品,真正促使自制的钟表达到一定水准的还是康熙。为了制表,康熙曾多次传谕广东地方招募有技艺的西洋人到宫中服务,其中精通钟表制造的人就占了大多数。不但如此,广东地方官员还把广东善做珐琅、钟表的艺人送到宫中,保证了宫中钟表制作在工艺方面的相当的水准。康熙就曾评价说:“近来大内做的比西洋钟表强远了”。到了乾隆时期,社会稳定、国库充裕,加之乾隆本人喜欢奢侈、追求享受,因此这一时期清宫的钟表制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产量之大,制作之精,足以和当时欧洲钟表的精品相媲美。这些表款虽然在内部使用了西洋的制表技术,但是极具东方美感的外观和设计细节却让这一时期的御制钟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独到之处。如今,故宫钟表馆收藏的御制钟几乎都是制作于这一时期的。

 1  |  2  |  3 
相关文章
more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