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大船
上海的天空有些雾蒙蒙的,经历了极其繁琐的出关手续后,我们踏在廊桥上,看着眼前这艘巨轮。与《泰坦尼克号》的故事相比,尽管经过了一个世纪如此之久,停靠在上海黄浦上的这艘巨轮还是迎接着和百年前同样的惊诧目光。
拿着印有我们每个人名字和信息的登船卡,进入到邮轮内部,卸了行李,忙不迭地跑到9层的甲板上去参观。船的一面正对着东方明珠,甲板上挤满了客人,看着这种热闹场景,不由得想起一些关于中国人坐邮轮的画面:民国时期,在弥漫着雾气的灰色大海上,“方鸿渐”们穿着上好的羊毛呢子大衣,乘着邮轮去法国勤工俭学,或者像电影《宋氏三姐妹》那样,在一个同样的阴天被父亲送上开往美国的船。而另一部讲述同一时期故事的电影作品《海上钢琴师》,邮轮已经作为一种旅行方式率先被西方主流社会所接纳。与眼下在甲板上兴高采烈留影的客人来说,彼时的邮轮是最廉价耗时却又唯一的交通工具。
船以又慢又平稳的速度在傍晚离开了上海港,行驶了近三个小时后,我们还能看到远处依稀的城市灯火。近处,则是一片黑暗,甲板上方高高悬挂着救生艇,按照国际公法的要求,每个旅客都必须参加海上救生的演习。
我们的目的地是日本福冈和韩国釜山,大海航行一夜之后进入公海领域后,我的手机信号由中国移动转为了美国电信服务商名字。这对于想借机逃掉城市烦扰的人来说,未必是一个好消息,导游们通常都会提示游客们,如果想好好享受这个邮轮上的假期,把手机留在房间是最好的选择。
船上大部分的房间空间都比较狭小,你可以花费更多的钱来选择那些能够看到海面风景的房间。但相信我,你大部分时间实在没必要呆在房间里。尽管我们乘坐的“海洋神话号”具有“五星邮轮”的资质,但比起陆地上的五星级酒店来说,房间空间局促得多,豪华程度也无法与其比肩。值得称许的是,所有服务员都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热情与专业的服务会让心情好许多。
每晚你都会收到明天行程的安排单。在这份行程单上,邮轮为旅客安排了细致、大量的活动,你完全可以挑选你最感兴趣的参加,费用都包含在你的团费当中,船上配有小型高尔夫球场、泳池,吃饭也完全不必担心,自助餐厅全天都供应餐点,在旅行结束时船上的人跟我们开玩笑说,你们刚回家肯定会不适应的,因为你们马上就又需要自己打点一切,一旦回去工作,就肯定不会再有这种不需要动脑子过日子的时候了。
客人
在海上航行的大多数时候都比较枯燥,对于许多中国客人来说,学习如何去享受邮轮假期才是应景之举。
这艘开往日韩的船,亚洲面孔占了绝大多数,少数西方面孔的人显得格外引人注意。他们常常躺在顶层的甲板上,安静地看书。来自挪威一个19岁的小姑娘,我跟她说起同行人们对于“艳遇”的憧憬,她却一点也在不乎,对她而言,和家人一块来度假,然后在夹板上晒晒太阳,享受一小会的私人空间,已经足够惬意了。
中国客人只有在更开放更热闹的场合行动才会更为舒服,在第二天船长举办的欢迎酒会上,全船人都盛装出席,外加酒精的作用,许多中国人开始互相打寒暄。然而这一夜过去再碰面,又回复一脸冷冰冰的严肃。他们又回到了让他们自在的“麻将室”,三三两两地往同行旅客房间打电话,你不时能听到“快点来,三缺一,就差你了”这种寻找麻将搭子的熟语。
另外一处最受中国客人欢迎的地方则是赌场了,跨过赌场穿行到船舱另一边,免税店是女人的天下,高级品牌十分有限,但欧米茄却能在一天之内销出十几块,另一个品牌豪雅在国内市场份额无法与欧米茄相比,但在船上商店里几乎能与其打个平手,不少船员也热衷于在自家商店里选购。
1 | 2 |
- 船上的旅程 2010-07-23
- 一个中国船员的成长史 2010-07-23
- 酒店和家 2010-07-14
- 招商银行联手美国运通?迎接中国人全球旅行时代的到来 2010-07-07
- 看完足球看非洲 2010-06-07